而等到蒸汽犁地機繼續執行,一大片土地都是被翻遍後,天津機械公司的孫奇走到了錢包多的面前道:“恭賀錢兄,蒸汽犁地機終於是研發成功了,希望能夠看到這種蒸汽犁地機以及更多的蒸汽機車的型號儘早推向市場!”

孫奇自然希望唐山機械公司儘快鋪開市場了,因為這種農業機械上,搭載的可是他們天津機械公司,獨一無二的二脹式蒸汽機。

這種核心零部件的價格可是昂貴的很,說實話唐山機械公司搞出來的這個蒸汽犁地機,以後進入市場銷售的時候,賺到的錢並不會比天津機械公司賣蒸汽機賺的錢更多。

所以唐山機械公司以後把這種機械賣出去越多,他們天津機械公司也能賺得越多。

實際上,如果不是拖拉機以及各項農機的技術也比較複雜,而且被唐山機械公司以及河口農業機械公司等一票機械公司研發多年,構築了比較嚴密的專利網的話,他們天津機械公司都要忍不住親自親自農機市場了。

不過,能夠當一個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對於天津機械公司來說也很賺錢,而且市場規模還會更大……因為他們可不僅僅能夠把這種新型的高效能蒸汽機賣給唐山機械公司,也能夠賣給河口農業機械公司以及其他農機公司呢。

他們就一賣蒸汽機的,可不管客戶拿著蒸汽機去幹啥。

所以看到唐山機械公司這邊的蒸汽犁地機獲得試驗成功後,孫奇已經是琢磨著近期走一趟河口農業機械公司了。

河口農業機械公司也是和天津機械公司有合作的,他們的蒸汽聯合收割機,預計採用的也是他們天津機械公司的這一款小型高效能蒸汽機。

如今公司的這款小型高效能蒸汽機在裝機測試裡表現不錯,向來河口農業機械公司那邊也會下單的。

所以結束了試驗後,孫奇帶人乘坐火車返回了天津後,只在天津待了兩天時間,很快就帶著一票技術人員以及兩臺小型高效能蒸汽機乘坐一艘北方航運公司的機帆輪船,前往遼東省河口。

如今的河口,乃是遼東,也是東北地區裡規模最大的工業區,依託著遼河沿岸的豐富煤炭以及鐵礦資源,遼東在遼河沿岸建立了多座鋼鐵廠,這些鋼鐵最後沿著遼河外運,然後運輸到河口。

河口這邊的眾多企業利用這些鋼鐵原料進行各種生產,一部分在東北地區本地銷售,不過更多的還是透過海運運輸到其他省份銷售。

因為當地工業發展不錯,後來這裡又聚集了不少大豆加工業,糧食加工業,木材加工業等等。

如今的河口,已經從昔日的一個偏僻之地,發展為一個大型的綜合工業城市了,連帶著隔壁的蓋州也發展的很不錯。

河口農業機械公司,就坐落在這裡,其規模以及產值在河口這邊不算什麼,甚至連中型企業都算不上。

畢竟如今的農機市場,其實整體規模不大,也養不活什麼大型企業。

但是儘管如此,河口農業機械公司在農機領域裡,在全國範圍內也能夠進入前三了。

值得一提的是,大楚帝國了排名前三的農機企業,基本都集中在渤海圈,也就是最大的唐山機械公司、排名第二的遼河機械公司,排名第三的河口農業機械公司。

其中的遼河機械公司,雖然其農機業務在國內排名第三,但實際上這不是遼河機械公司的主營業務,人家遼河機械公司,主要業務是各類工業裝置的研發和生產,尤其是鋼鐵裝置以及採礦裝置,然後他們的造船也很不錯,擁有渤海地區裡的最大的造船廠:東北蓋州造船廠。

他們的農機業務,只是他們眾多業務裡不起眼的一部分而已。

而上述三家公司的農業業務之所以能夠發展起來,其實都是因為東北地區的地廣人稀……大量的待開發土地再加上緊缺的勞動力,導致東北地區裡對農業機械裝置的需求量非常大。

這要是換成關內那些人多地少的地方,這些什麼蒸汽犁地機,聯合收割機之類的根本就沒市場……因為關內的農業模式,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超微型農場……用不起,也不需要昂貴的收割機。

甚至連馬耕都沒搞不了……因為馬耕的成本其實也很高的,養一匹馬的開支,相當於養四五個人,同時採用馬耕的話,也只能採用粗放式耕種,這樣會導致畝產降低。

如果耕種的土地數量不多的話,採用馬耕是會餓死人的……

關內很多地方,尤其是一些魚米之鄉,比如江南,贛北,湖廣等地,這些地方採用牛耕,進行精耕細作才是比較良好的耕作模式。

如此情況下,在關內哪怕是蓄力脫粒機,蓄力搖臂收割機這些都不好賣……倒是一些人力農機裝置可以賣出去,比如人力踏板脫粒機,這玩意就很受關內諸多農民們的歡迎。

並且這東西也沒有專利,技術也很簡單,別說工廠了,就算是小作坊也能夠搞,這些簡單的基本農機,也是各大官辦小型機械農機廠的主要產品。

這東西搞起來很簡單的,主要零部件也就是一個滾筒再加上個踏板,有技術含量的是軸承。

但是軸承這東西,也不需要你自己造啊,直接找專門的軸承廠家採購就是了。

因此這些人力踏板脫粒機,在短短十幾年裡就風靡大楚帝國各地,成為農民們的好幫手。

所以縱觀大楚帝國的農業結構,其實發展的也不算均衡。

在東北那邊都開始玩機械化種植,估計明年連蒸汽拖拉機都能用上了,但是北方不少省份連蓄力收割機這些都還用不上。

而南方省份裡,機械化也只有一個人力踏板脫粒機了……大部分工序還是農民們親力親為完成的。

如果是一些比較窮苦的偏僻地方,部分農民家庭連耕牛,人力踏板脫粒機這些都還沒有,其農業生產還停留在傳統時代。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大楚帝國是如此的龐大,經濟發展也是有好有壞,大楚帝國不可能把所有地方都發展的那麼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