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現在軍中的新兵都是帝國成立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年輕人,年輕一代的平均身高可比老一輩強得多,十七八歲的男孩子一米七以上的多了去。

因此第十四師裡計程車兵們,平均身高達到了一米七二,比普通部隊裡的一米六七左右要高不少。

可比對面的那些荷蘭士兵高多了,更比那些爪哇人土著士兵高多了。

比如現在已經偷偷摸摸逃入城區躲起來的勞倫斯,他具有很典型的荷蘭人長相,有著一頭淺金色,看上去像是紅色一樣的頭髮,藍色眼睛,鼻子高挺,面孔的輪廓清晰。

如果身高和後世的北歐人一樣高,再穿著得體,注意衛生的話,那麼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歐洲帥哥。

可惜的是常年在海外殖民地服役討生活的勞倫斯,渾身上下都是髒兮兮的,並且因為長時間不洗澡而散發著讓常人難以忍受的餿臭味,紅色的頭髮都已經油膩的打結,皺巴巴的貼在額頭上。

最重要的是他不高,身高不過一米六三而已,和後世的全球平均身高最高的荷蘭人是兩碼事!

而其他的荷蘭士兵同樣也不高,普遍一米六多點,超過一米七的都少。

協同作戰的一些爪哇土著士兵就更矮了,普遍在一米五多左右,達到一米六的都少。

當然,這也不能真的說他們矮,畢竟這玩意要對比來看……實際上這年頭的荷蘭人也算是比較高的了。

因為當代全球人類的平均身高都不咋地。

身高這東西,是建立在豐富而均衡的營養供應上的,在現代社會里除了特殊地區裡的貧窮國家外,大部分國家的人們基本都能吃飽飯,一些國家的民眾更是能夠做到營養均衡,尤其是給孩子補個鈣什麼的。

而這樣,才能夠讓人們的身高長起來,吃都吃不飽那是長不高的。

營養是決定個人身高的最大因素!

除了人種基因外,一個地區的生活水平決定了這個地區人們的平均身高。

不信的話大家可以看看身邊的同輩、父輩的身高,再去看看現在那些零零後的身高,會發現差距很大。

現在零零後的身高很嚇人的,哪怕十幾歲的時候普遍都已經超過八零後父母的身高了。

才十來歲還在上初中的孩子,達到一米八以上的比比皆是,遠超過父輩的身高。

為什麼?

你看看現在零零後小時候吃的是什麼,再去看看八零後小時候吃的是什麼就知道了。

八零后里,除了少數家庭的孩子外,有幾個小時候想吃肉就能吃肉的?有幾個能從小補鈣補到大的?恐怕絕大部分八零後小時候連碳酸鈣d3都沒見過吧……

而現在的孩子,不敢說想吃什麼就能吃什麼,但是基本的米麵肉魚絕對是想吃就能吃到吐,各種補鈣補維生素的東西直接當零食吃……不對,現在的家長一個個都還得哄著吃……

這種生活,放在二三十年前不敢想象!

豐富的物質生活條件,再加上華夏父母都喜歡給孩子各種補補補,以至於讓現代華夏的孩子的身高迅速飆漲。

這一代年輕人的平均身高,達到了一米七五點七,亞洲第一。

再過二十年,估計年輕一代的平均身高都能奔著一米八去!

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優握的生活水平上的。

吃都吃不飽,談何長個子!

後世人所習以為常的歐美男性動不動就一米八,那是工業革命之後,準確的說是十九世紀中後期才開始的情況。

歐美地區生活水平持續增高,一代又一代的基因持續最佳化,最終才出現了動不動就一米八多的平均身高。

但是在十七世紀中期的現在,這些荷蘭人的生活水平可遠遠沒有後世那麼充足,哪怕是有著北歐人種的基因加持,但實際上身高也就那樣,一米六多左右才是常態,超過一米七都少。

這說的還是平均資料……

畢竟,你不能拿一些挖墓出來的古代歐洲貴族屍體的身高,作為古代歐洲人的平均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