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講武德的楚軍騎兵(第2/4頁)
章節報錯
上述改造措施,都是為了方便煤炭的外運,以滿足市場對煤炭日益增加的需求。
此外也有一些礦務公司則是找到了鐵路總公司那邊。
試圖讓鐵路總公司他們在規劃鐵路線的時候,考慮到他們的龐大貨運需求。
比如擁有超大煤礦大同煤礦的晉北礦務公司,他們一直都是苦於煤炭外運困難,以至於空守著偌大的煤炭資源,但是愣是賺不到幾個錢……
他們之前就想著搞一條外運鐵路,哪怕是採用馬車運輸……只不過因為投資過大搞不起來。
現在嗎,他們則是想要依靠鐵路總公司的力量,讓他們修鐵路的時候考慮到自己的煤炭外運需求。
反正官方本來就有草原大鐵路的戰略規劃的,只不過之前規劃的時候主要考慮的是軍事需求,鐵路線出張家口後直奔草原北上,一路往小北海而去。
而晉北煤礦公司的想法則是,想辦法推動從張家口那邊修一條鐵路直線到大同,方便煤炭外運。
實在不行,他們甚至寧願承擔其中的一部分鐵路建設成本。
當然,前提是要先修一條天津到張家口的鐵路,不然的話張家口到大同的鐵路也是空談。
當地的晉北礦務公司,再加上當地的官府,甚至連山西巡撫衙門都在即將奔走,試圖早日修建大同到天津的鐵路……
以發展晉北地區的豐富煤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不然守著一大堆的煤炭又運不出去販賣賺錢發展經濟,實在是讓人心痛的很。
而這些陸續發生的事情,都是火車以及輪船投入實際應用後所帶來的巨大影響。
什麼是科技興國?
什麼是工業興國?
火車和輪船,就是科技興國,就是工業興國,至少在十七世紀中期的大楚帝國裡是如此。
工業界對高壓蒸汽機的面試後所產生的巨大反應以及推動作用,最終也反應到了資本市場上來。
也不說什麼金陵股票交易所裡的各行業的股價上漲了,更重要的是大量的資金開始進入上述的幾個重點行業。
上游基礎行業的鋼鐵、煤炭,中游的重型裝置製造、造船,再到下游的航運等。
當然了,更多的資金還是進入到了鐵路行業當中。
哪怕大楚帝國沒有開放鐵路行業,而是採取專營的方式,也沒有讓鐵路公司上市或者道發行債券直接融資。
但是鐵路公司依舊透過銀行貸款的方式從資本市場上獲得了大量的投資。
僅僅是過去的幾個月裡,大楚帝國鐵路總公司下屬的多家區域鐵路公司,就各自和若干銀行簽訂了貸款協議,這些貸款協議裡涉及到的貸款金額已經達到了兩千萬楚元之巨。
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大楚帝國鐵路總公司還在不斷的規劃鐵路線,並進入開工階段,這些鐵路線未來也是需要貸款的。
按照預估,未來三年內,大楚帝國鐵路總公司預計的貸款總額將會達到兩億楚元以上。
儘管這三年兩個億,指的是三年內規劃建設鐵路所需要的貸款總數,而這個錢需要隨著建設程序才會陸續拿到手,貸款的持續發放時間可能會超過五年以上,並不是說三年內就花光兩個億。
但是這依舊是讓人目瞪口呆的數字。
三年內貸款兩個億!
這個資料任誰聽了都得目瞪口呆!
但是還有一個資料更讓人驚訝。
松江鐵路正式運營後的第一個月,其盈利就達到了一萬一千餘元!
這僅僅是一個月而已,按照這麼算的話,一年下來少說也有十幾萬的盈利。
但是松江鐵路的建設成本也不過七十幾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