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鐵路大建設(第2/4頁)
章節報錯
同時還刊登了交通部的最新訊息,交通部方面已經決議,將會在已經進入收尾工程,即將完工的松江鐵路上採用火車。
預計在三個月後,大楚帝國的第一條商業運營的鐵路,將會採用火車進行執行。
這些訊息引起了民眾的普遍關注,不過很多高層的人卻是知道,這些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訊息而已。
真正的重大訊息還沒有公佈呢,不對,應該說是還沒有做出決定了。
帝國高層,正在考慮著在全國範圍內建造大規模的鐵路網,這可不是松江鐵路這種長度不過三十多公里的城市內鐵路,而是真正連線各個城市之間,遍佈全國各地的大型鐵路網。
因為建設鐵路網耗資巨大,動不動就要幾千上億的龐大投資,因此帝國高層方面也非常謹慎,這兩天都還在爭論著呢。
主要的爭論方式倒不是說建不建鐵路,實際上這沒什麼好討論的,當十六日火車試驗成功的當天,帝國高層內部就已經達成了共識,那就是必須大規模的建設鐵路。
如今眾多臣子們的分歧在於,這個大規模要多大?第一批規劃建設多少公里的鐵路?
有的說火車技術已經成熟,已經具備了大規模的應用,同時大規模建設鐵路也可以有效刺激鋼鐵產業的發展等等,極力支援快速上馬全國幹線鐵路網計劃,尤其是南北戰略鐵路以及東西戰略鐵路。
還有的認為鐵路投資巨大,鐵路建設應該遵循先建設容易建設的,預期盈利豐厚的鐵路,然後再逐步擴張、連線,最終建成大規模的全國鐵路啊網。
對於鐵路怎麼建設,這些臣子們還是有意見的。
同時還有分歧的就是建設鐵路的資金該怎麼解決。
有的說可以設立專營鐵路的公司,然後吸納戰略投資,上市吸納資金用於建設,還有的認為可以透過鐵路運營公司發射建設債券湊集資金。
還有的認為可以透過銀行貸款來解決資金問題。
當然了,沒有任何一個人說直接從財政撥款來建設鐵路。
動不動就是幾千萬甚至上億楚元的鐵路建設投資,光靠財政投入建設,會把大楚帝國的中央財政搞破產的。
而且就算搞破產了,也建設不了多少鐵路。
畢竟不管怎麼說,大楚帝國的中央財政收入也就兩億多而已,連三億都還不到呢,而這些中央財政收入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全部都是有去向的,不可能挪移出來好幾千萬楚元去建設鐵路。
因此鐵路的建設資金,必須透過市場進行湊集,臣子們的分歧主要還是在於籌集資金的方式。
畢竟鐵路建設資金涉及數額巨大,一旦搞不好很容易引起國內金融市場的劇烈動盪,如果出現什麼問題的話,很容易就讓無數人血本無歸了。
同時還涉及到了一個鐵路控制權的問題,大楚帝國很早就在羅志學的事宜下,公開商業運營的鐵路,其建設以及運營都必須由官方來主導並負責,採取嚴格的官辦模式,杜絕民間資本參與。
這是因為鐵路是一種關乎民生,關乎國家安全的戰略行業,官方必須擁有對鐵路的絕對控制權。
如果放開鐵路執行權的話,那麼就有可能出現民間資本一擁而上,惡性競爭,並且這種一擁而上也只會侷限於經濟發達,利潤豐厚的地區。
至於經濟不發達,鐵路運營利潤不高的地方就不會有資本去建設鐵路。
畢竟資本是逐利的,他們不會去幹賠本的買賣啊。
只有在官方控制主導下,才能夠做到全國一盤棋,不管是經濟發達還是經濟落後的地區,都會建設鐵路,並透過經濟發達地區的鐵路運營利潤,來補貼經濟落後地區的鐵路運營虧損。
所以從一開始,羅志學就強勢規定了鐵路要官辦。
但是官辦的情況下,如果要採取上市融資的方式,那麼就會出現很多麻煩。
針對上述的諸多情況,一票的帝國重臣們連續開了好幾天的會議,最終才在羅志學的主導下,拿出來了一個初步的鐵路建設、運營方案。
首先,鐵路管理處升級為大楚帝國鐵路總公司,作為大楚帝國裡的唯一一家鐵路建設、運營企業,該公司直接歸屬交通部管轄。
其模式,就和大楚帝國中央銀行這個中央官辦銀行歸屬財務部管轄,大楚帝國糧食總公司歸屬農林部管轄,大楚帝國鹽務公司歸屬工商部管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