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二十七家武裝貿易公司(第3/4頁)
章節報錯
也沒什麼明文檔案,只是大家的一個默契分配而已。
對於泉福貿易公司而言,茶葉就是他們的勢力範圍,偌大一個扶桑裡的所有茶葉生意,基本都是他們公司的。
在南洋地區裡,也取得了暹羅王國、亞齊王國的茶葉貿易壟斷權,而安南以及緬甸地區的茶葉貿易,則是被其他公司給瓜分了。
除了茶葉外,他們公司在其他領域裡都沒有獲得同行認可的壟斷權,所以雖然平日裡也做一些布匹或武器貿易,但是份額都不大。
要是他們真把武器或布匹生意做大了,分分鐘就會引來其他貿易公司的勐烈反補。
比如在暹羅王國的布匹生意,基本上都是南洋貿易公司再做,而作為補償,南洋貿易公司基本不涉足暹羅王國裡的武器貿易或其他鐵製品的貿易。
其他貨物的貿易都是被其他貿易公司給瓜分了。
泉福貿易公司如果要在暹羅王國大搞特搞布匹貿易,甚至為了爭奪市場還搞什麼降價的話,南洋貿易公司恐怕就要發飆了……
不說一些合法的反制措施,說不準哪天雙方在無人的大海上就會來一次偶遇……只不過偶遇的時候南洋貿易公司的武裝商船會掛著骷髏旗……
反過來,其他貿易公司如果敢大規模涉足茶葉貿易,還搞惡性競爭的話,泉福貿易公司也會組織船隊,讓競爭對手知道南洋海域裡為啥海盜活動這麼猖獗!
大楚帝國裡最開始的時候,有六十多家擁有武裝貿易許可證的貿易公司,但是現在就只剩下二十七家了,其他的武裝貿易公司那裡去了?
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總之這年頭在大楚帝國裡敢做海上貿易的都不是善茬,十有八九都是海盜出身,而且現在大多也沒有放下海盜的業務……
不說民間的,就算是官方的三大貿易公司,裡頭的船長或船員什麼的,很多也是海盜出身的啊,他們以前就是十八芝聯盟的人,東亞海域最大的海盜團伙。
如果用更現實的話來說,其實大楚帝國裡的二十七家武裝貿易公司,本身就是西太平洋海域裡海盜的重要組成。
至於剩下的一部分,自然是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及葡萄牙人東印度公司……他們的各種海上劫掠業務也非常的熟練。
當然,現在葡萄牙人已經被大楚帝國和荷蘭人聯手趕出南洋海域了,現在就只剩下大楚帝國和荷蘭人了。
如果沒有這些貿易公司,西太平洋的海盜活動能直接少掉百分之九十以上。
因此,你不能太高估這年頭武裝貿易公司的節操!
你敢搶人家的生意,人家是真敢帶著武裝商船和你來一場貿易戰爭的!
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大楚帝國工商部才會為了避免內耗,也是為了規範海上貿易,牽頭拉著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談談心。
市場那麼大,生意那麼多,沒必要你搶我奪,彼此打的頭破血流啊,大家可以坐下來慢慢談,劃分勢力範圍嘛。
等這二十七家談的差不多了,也就搞出來了一個彼此勢力範圍的潛規則。
比如某個地區裡某種貨物貿易,歸屬某個貿易公司來搞,其他貿易公司可以順帶搞一些以豐富貿易種類,滿足客戶需求,但是絕對不能搞得太過分。
你要是敢搞得太過分,前腳剛賺錢,後腳就會被‘海盜’襲擊了……
泉福貿易公司是二十七家之中的一員,而且在二十七家貿易公司裡的潛規則裡,他們泉福貿易公司就是搞茶葉的,其他貿易公司不會過於涉足茶葉貿易,就算做,那也只是小打小鬧。
哪怕是眼紅布匹以及武器貿易,但是泉福貿易公司裡的人還是沒膽子在印度裡那幾個南洋貿易公司開發出來的市場搞。
那地方也是被南洋貿易公司給捷足先登了,人家南洋貿易公司早就對同行們表過態,其他地方他們不管,其他生意也不管。
但是在他們已經開發出來的幾個印度半島地區的市場,武器和布匹生意都是他們的,你們別來搞,不然別怪我的艦炮不認人!
人家南洋貿易公司辛辛苦苦在印度半島開發市場,為此各種小規模的戰鬥打了可是不少,這好不容易開闢了幾個市場出來,雖然還沒到殖民地或者貿易據點的程度,但是也算是可以跑過去停泊船隻,補給物資以及進行貿易了。
你們後來者利用南洋貿易公司的前期開發努力,利用這些港口休整補充做生意也就算了,但是誰要是敢在這些地方販賣武器或布匹,別怪他們不顧同胞情誼。
當然,你要是在其他地方能夠開闢新的武器或布匹市場,那是你的本事,他們南洋貿易公司也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