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眼睜睜看著大楚帝國佔據馬來半島,甚至控制馬六甲海峽的話,荷蘭人也不甘心。

無奈之下,他們只能採用其他辦法了,比如說扶持柔佛王國以及亞齊王國。

尤其是亞齊王國那邊,如今他們已經被大楚帝國開戰了,雖然被打的跟狗屎一樣,並沒有給大楚帝國帶來真正的傷害,但是荷蘭人還是指望著透過援助亞齊王國的方式,儘可能的拖住大楚帝國的擴張步伐。

為此,他們和亞齊王國進行了密切聯絡,並開始以更加優惠的價格向亞齊王國提供槍炮,尤其是火炮。

當然,只是以比較優惠的價格提供槍炮,可不是送,甚至都不是成本價。

就算是援助亞齊王國,他們荷蘭東印度公司還是要賺錢的……

荷蘭人在南洋甚至印度地區的勢力存在,可不是什麼荷蘭王國的官方力量,而是荷蘭東印度公司。

這家公司,從本質上還是一家商業公司,虧本的事他們是絕對不會幹的。

除了加大了對亞齊王國的武器供應外,他們還積極和柔佛王國進行了聯絡,同樣向柔佛王國提供大量槍炮,甚至都派人過去幫助柔佛王國購置沿海港口的稜堡要塞,構築岸防火炮炮臺等等。

荷蘭人的想法很簡單,在自己不能和大楚帝國直接爆發戰爭的前期下,儘可能的加強亞齊王國以及柔佛王國的實力,讓他們抵抗大楚帝國,哪怕是讓他們多支撐幾年也是好的。

至於效果如何,荷蘭人還不知道……但是還真是給了亞齊王國以及柔佛王國不小的信心。

尤其是亞齊王國那邊,哪怕是在馬來半島那邊打的這麼悽慘,但是現在還是沒屈服呢,一直都是在想辦法用各種小船運輸兵力以及物資前往馬來半島,以增援當地的守軍。

可惜的是,這種小打小鬧的增援,對於馬來半島上的局勢而言沒有半點幫助。

在楚軍第五步兵師在撕破了亞齊王國方面的第一道防線,擊潰了當面一萬五千名守軍,殺傷數千,俘虜數千後稍微休整了幾天。

隨後在六月初重新發動了新一輪的進攻!

楚軍的北路軍一路東進,直撲彭亨;於此同時南路軍,即白振准將所率領的白振旅,則是朝著霹靂地區發起進攻。

當代亞齊王國,在馬來半島上佔據的領土,在大楚帝國的北甲地區以東,大概就是吉打、霹靂、丁加奴、彭亨這四大塊。

其中吉打以及丁加奴在楚軍的第一輪攻勢中就已經被楚軍所拿下,如今楚軍的目標就是霹靂地區以及彭亨地區。

只要拿下這兩大塊地區,那麼基本上就可以宣告亞齊王國在馬來半島上奮戰數十年的成果盡數被大楚帝國所奪取了。

亞齊王國為了在馬來半島上奪取這些領土,前前後後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並發動了多次戰爭。

這一系列戰爭,也就是亞齊王國、葡萄牙馬六甲、柔佛王國之間延綿上百年的三角戰爭。

但是,亞齊王國辛辛苦苦在馬來半島上所建立的一切,在短短一個月內就被大楚帝國徹底摧毀!

六月八日,大楚帝國白振旅攻佔了霹靂地區的最後一個亞齊軍的據點,全殲了當地守軍兩千餘人。

六月十四日,第五師北路軍攻佔彭亨城,隨後對亞齊一千多潰軍持續進行追擊,最終在臨近柔佛王國控制區的一片沿海原野裡,圍殲了該股亞齊軍。

這被圍殲的一千多亞齊潰軍,也是亞齊王國在馬來半島上最後一支成建制的軍隊!

隨著這支潰軍覆滅後,亞齊王國在馬來半島上,已經沒有任何一支成建制的艦隊,沒有實際控制任何一個城鎮了。

亞齊王國,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在馬來半島上的所有領土!

六月十七日,南洋巡撫衙門下發行政命令,上述新佔領區裡,吉打地區成立吉打縣,歸入北甲府所轄,其餘地區設立彭亨縣、霹靂縣,歸屬新設立的馬六甲府所轄。

馬六甲府,這是一個暫時只有兩個小縣的府,甚至連府治都還沒有明確……因為南洋巡撫衙門的官員們,打算把府治直接放在馬六甲城……

問題是,現在馬六甲城還在葡萄牙人手裡呢,並且大楚帝國目前的控制區也不和馬六甲城接壤,中間還隔著一片柔佛王國的控制區。

這意味著,大楚帝國如果要走陸地進攻馬六甲,就必須先透過柔佛王國。

同樣也意味著,如果要把馬六甲城和北甲地區練成一片,還需要把柔佛王國控制的大片地區也收入囊中。

如果在加上大楚帝國勢在必得的獅城島以及實際控制馬六甲海峽東端的需求。

這意味著大楚帝國和柔佛王國之間的戰爭已經不可避免,而且一旦打起來那就是滅國戰爭。

誰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