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除了柳河貿易公司的兩艘福船外,夏侯君就沒有再發現其他外來船隻了,周邊剩下的都是自家的船隻。

自己的六艘商船,三艘一隊,間隔了一定距離後形成了兩個縱隊並排航行。

而側後位置,則是十多艘其他貿易公司的武裝商船,他們之間也按照海軍的指示,列出了兩個首尾相連的縱隊。

而海軍的多艘護航戰艦,則是分散在前後左右。

在盛和號的前方數千米外,是大楚帝國海軍的兩艘巡洋艦,它們之間間隔非常大,足足有好幾千米,而後方則是兩艘縱隊航行的兩艘金陵級戰列艦,即蘇州號和漢天號,他們的身後是一艘護衛艦。

這五艘戰艦在前方,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搜尋警戒區域,確保能夠提前發現其他靠近的船隻。

商船隊的左右各有一艘護衛艦,後方也有一艘護衛艦,同樣負責外圍的警戒。

海軍七艘戰艦加上六艘滿載了貴重貨物的南陽貿易公司的大型武裝商船,再加上十多艘其他貿易公司的各類福船,整個艦隊的規模達到了二十多艘。

這等規模的艦隊,放在南洋海域上絕對是屬於巨無霸的級別,荷蘭人也好,葡萄牙人也好,除非他們傾巢而出,不然尋常幾艘戰艦都難以給這支艦隊造成什麼實際性的威脅。

這也是大楚帝國的商船們,前往南洋貿易的一大特點,那就是跟著海軍的護航艦隊一起抱團集體出航。

寧願慢一些,折騰一些也要確保安全。

反倒是柳家全這樣,自顧自的玩逆季風航行,而且大多時候還是單獨出航的是屬於比較少的情況。

和柳家全這樣的,一般都是對自己的航海技術,同時對自己的作戰能力有著比較大自信的海商,這樣的海商還是比較少的。

畢竟柳家全是專業海盜出身……而大部分海商以前雖然偶爾也客串當海盜,但是更多時候還是跑貿易做生意為主。

他們之間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

夏侯君觀察完周邊的情況,確認了自己手底下的六艘武裝商船的航行都沒有出現什麼差錯後,再看看海況和天氣,這讓夏侯君心中稍安。

夏侯君不僅僅是盛和號的船長,更是這一次南陽公司商船隊的艦隊負責人,畢竟他本身就是以海軍上校的軍銜從海軍退役,加入南洋貿易公司後出任航海部副部長,數年後的今天,他已經升任南洋貿易公司航海部部長。

所以,夏侯君他不僅僅是一個船長,一個艦隊負責人,他更是南陽貿易公司的數名高層之一。

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帶著六艘頂級的大型武裝商船,運載著數以百萬級的貨物飄揚過海啊,一般人也扛不起這麼沉重的責任。

他要做的就是確保航行的安全,併成功帶領艦隊前往印度進行貿易,再從印度購入一批各種貨物返回。

同時自然也忘不了要敲定沿途的航線,補給港口,完善印度洋航線。

他的工作壓力還是挺大的,這一次航行要是出了什麼意外,血本無歸的話還不知道要連累多少國內商家破產呢。

因此這一路上他都非常謹慎,哪怕是如今還是在相當比較安全的南洋海域,也是固定航線裡。

當夏侯君稍微安心,然後返回船艙休息的時候,盛和號上的水手們依舊在工作!

這是一艘滿載排水量達到以前六百多噸的龐然大物,擁有三根主桅,龐大而複雜的風帆系統。

想要讓這麼一艘龐然大物按照船長的命令保持航行,並確保安全,每時每刻都需要數量眾多的水手不斷的對風帆進行調整。

調整風帆的角度,調整風帆的數量。

風向有變的時候,要及時調整風帆的角度,以確保航向以及航速。

當風力有所變化的時候,也要張開部分風帆或者收起風帆,確保航速的同時,也要避免風力太大的時候使得風帆出現損壞。

當然了,現在海面上並不是狂風暴雨的天氣,因此水手們的工作還是比較輕鬆的。

不過這種好天氣並沒有持續太久,第二天的時候艦隊就遭遇了較大風浪的襲擊。

海浪逐漸加大,從天空往下看的話,其實海面似乎也挺平靜的,然而這是因為大海廣闊無邊,缺乏參照物而導致的假象。

實際情況是,海浪已經不小,一陣一陣的海浪持續拍打著盛和號的船身,並且海浪比較大的時候,海水還會直接衝上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