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等戰列艦(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玩意放在歐洲,那也是一等一的戰列艦了。
不過這東西雖然好,但是貴的很,同時對造艦能力的要求不低,至少,這幹船塢得有那麼大不是……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噸位更大,對造船技術要求更高,因此第一批只有兩艘的訂單。
這兩艘廣州級一等戰列艦,說白了就是試驗產物,海軍方面也是有些擔心出紕漏,因此先造兩艘看一看,如果效果好,技術也過關了,那麼再大規模開建。
至於現在乃至未來很多年裡,大楚帝國海軍的主力戰列艦,依舊會是搭載七十四門火炮的金陵級戰列艦以及其改進型。
這種戰艦自從服役後,大楚帝國海軍就非常滿意,認為這種戰艦在效能以及成本上達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衡,以儘可能比較低的價格獲得了更強大的戰鬥力。
承順十年六月份的時候,大楚帝國海軍的一支分艦隊,和西班牙人的環球寶船艦隊,在馬尼拉海域進行了一次友好的演習。
西班牙海軍出動的戰艦裡,有一艘是八十四門火炮,預估排水量達到了兩千噸,擁有三層甲板的二等戰列艦。
然而在實彈演習裡,其對靶船的毀傷能力,卻還不如大楚帝國海軍的74門火炮的金陵級戰列艦。
這意味著,金陵級戰列艦的實際戰鬥能力,已經不亞於八十四門火炮的二等戰列艦。
至於那些六十多門火炮的差一些的三等戰列艦,就更不是74炮戰艦的對手了。
這種平衡,其實也是讓大楚帝國海軍直接放棄了建造大概兩千噸級,搭載八九十門火炮的二等戰列艦的緣故,這種二等戰列艦不上不下,直接作為艦隊核心使用,不如一等戰列艦,如果是日常使用,那也不如74炮戰列艦。
所以,大楚帝國海軍裡乾脆取消了二等戰列艦的建造計劃,直接採用了一級戰列艦和三級戰列艦的高低搭配。
這也是大楚帝國海軍為什麼還持續大規模建造金陵級改進型的緣故,不出意外的話,這一級別的戰列艦在短時間內的建造數量有可能達到數十艘之多。
除了戰列艦外,大楚帝國透過數年時間,還建造了大量的巡洋艦以及護衛艦,其中的巡洋艦已經達到了二十多艘的規模。
而只有三四百噸的護衛艦更多,已經超過了六十艘。
其中的巡洋艦都還算好,這玩意其實噸位也不小,小的都有七八百噸,而新型的大型巡洋艦,都已經上千噸了。
因此大型巡洋艦的建造也只能在兩大造船廠裡進行,其他造船廠還差了點。
但是護衛艦就不一樣了,這玩意噸位不大,其定位就是近海巡邏,在艦隊裡打雜,乾的就是各種打雜的活。
戰鬥力一般般,但是勝在便宜!
最關鍵的是,這種護衛艦在很多造船廠裡都能造,哪怕是工業部所屬的幾家內河造船廠,比如九江造船廠,漢天造船廠,金陵造船廠都能造這種小船。
同時船隻小,工期也快,從開工建造到下水服役所需要的時間很短,趕一些的話,一年多時間就差不多了。
所以最近幾年,大楚帝國海軍一口氣建造了足足六十多艘,每年都要服役十來艘呢。
而大量的護衛艦,再加上二十多艘巡洋艦和六艘戰列艦,已經讓大楚帝國海軍徹底完成了升級換代。
如今大楚帝國海軍裡,以往那些從鄭芝龍所部接管過來的舊式福船,鳥船等舊式戰艦已經盡數退出了一線戰鬥部隊。
因為這些船隻都是傳統戰艦,還是硬帆,而海軍的各級別主力戰艦,除了內河船隻外,其他的清一色軟帆,所以這些傳統船隻連作為訓練船隻都不太好用……
當然,這些船隻也不會直接報廢拆解,基本上都是退役後,賣給了三大貿易公司以及各民間貿易公司。
好歹也是戰艦,打仗不太行,但是作為武裝商船使用還是勉強可以的。
而這些貿易公司缺船的很,訂購新船來不及,所以老船他們也要。
而賣給三大貿易公司也好,賣給那些普通貿易公司也好,其實這些作為武裝商船使用的退役戰艦,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歸屬海軍預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