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教部有權一百,他就佔了八十!

主要是禮教部尚書乃是宋章……但是宋章當這個禮教部尚書,說白了就是給個位置坐著,畢竟參務大臣什麼的又不是正兒八經的官職,在宮外連個固定辦公地點都沒有,只有入宮值班的時候能在御書房一側的偏殿裡辦公……

而太子太師是屬於加銜,也不是什麼固定工作。

不給他個尚書的位置坐著,他在非值班時間裡,在宮外連個處理日常事務的辦公室都沒有……

但是日常時候他不可能親力親為管理禮教部工作的,人家分管著四五個部,經常還要入宮值班隨駕,哪有時間親力親為負責禮教部全面工作啊。

因此,禮教部的實際工作,都是禮教部左侍郎所負責的,所以孟東陽這個禮教部左侍郎的實際權力比較大,宋章召開麾下各部負責人開會的時候,他都是和其他幾個部門的尚書並列的。

也就是說,孟東陽之前就已經算是尚書級別的高官了,只不過沒有尚書的名頭而已。

這種情況在大楚帝國的其他幾個一把手是參務大臣的部門裡也存在,只不過禮教部這邊顯得要更加突出一些。

如今孟東陽被招入御書房協辦要務,這已經是真正擠進了大楚帝國的權力核心,未來甚至都能有機會更進一步成為參務大臣,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這也是羅志學想要透露給群臣們的訊號,他很重視禮教文宣工作。

孟東陽喜滋滋的開始入宮到御書房協辦要務去了,不過有人上臺就有人下臺。

畢竟御書房裡的參務大臣和協辦大臣雖然沒有定員,但是一般也會有規矩,比如禮教部民政事務交通等事務,也就是宋章分管的諸多事務裡頭,一般就兩個協辦大臣的名額。

沒有大意外的話,不太可能增加名額。

因此孟東陽成為協辦大臣之前,自然有人從協辦大臣的位置上退了下來,前民政部尚書,協辦大臣宋鐵林已經在九月下旬乞骸骨,陛下挽留兩次後正式批准。

宋鐵林乃是帝國最早的一批文官之一,他能夠成為民政部尚書靠的也不是什麼能力,而是從龍足夠早。

《逆天邪神》

因為能力跟不上,這兩年他乾的已經是力不從心,羅志學雖然也給了他不少的時間去學習,適應。

但是效果不大!

如此情況下,羅志學自然不會讓他一直坐在民政部的位置上,帝國如今上下正處於高速發展當中,一大堆事都要做呢,而民政部又涉及到賑濟,安置災民,移民這些事務,在帝國初期裡非常重要。

但是宋鐵林乾的不咋地,之前在陝甘地區的移民屯墾成效不大,搞的現在甘肅那邊也沒多少人口,羅志學對此有些意見。

如今帝國已經收復了遼西走廊以及遼東半島,並且如今前線大軍繼續和東擄激戰當中,興許到明年也就能夠徹底拿下遼東了。

後續帝國肯定是需要組織大批民眾移民到遼東屯墾,以加強帝國在遼東的實際控制能力,並且為後續繼續在東北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以及擴張提供助力。

此外大楚帝國在漠南蒙古也是行動快速,收復了一大堆的蒙古部落,後續帝國也是需要組織人員進駐漠南,準備在草原深處適合的地方建立若干城池,組織移民定居點,落實牧民的遊定政策。

這個時候,民政部方面的責任就比較大了。

羅志學有心換個人來組織移民屯墾事務,要不然帝國打下來了東北和蒙古地區,卻是無法實際控制的話就麻煩了。

宋鐵林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也知道陛下對他的耐心已經到了盡頭。

八月份的時候宋鐵林有些小風寒,陛下派人來看望的時候,傳來句話,讓他身體不好就要多多休息,免的過於積勞成疾……

咋一聽,這話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官場中人一聽就知道這話不對勁……

因為陛下傳的話裡,只有讓他不要那麼操勞,好好休息的話……後頭卻是缺了類似一句:養好了身體才能夠為國做事之類的話!

大家都是聰明人,哪怕是宋鐵林能力不咋地,但是在帝國高層官場上混了這些年多少也有了政治覺悟。

一聽這話,他就知道自己該乞骸骨了……

如果裝著不知道繼續賴在位置上,那麼就不是乞骸骨,而是被彈劾罷免了……如果還不乖乖接受,想要進行各種政治反抗的話,那麼各種調查也就接著來,甚至都會有牢獄之災。

宋鐵林也是經歷了風風雨雨才走到現在的,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也知道自己不能對抗大局,更加不能違背陛下的暗示。

於是乎,風寒還沒有好呢,宋鐵林就上書乞骸骨,說多年操勞之下,身體已經不行了,還望陛下多多體諒他這個老臣,讓他好好休養身體活的久一些,以見證帝國更大的輝煌。

按照慣例,羅志學挽留了兩次,等到宋鐵林第三次上書請求致仕的時候,羅志學正式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