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旅順,線列(七千二合一)(第2/5頁)
章節報錯
楚軍的多處登陸,也的確是讓旅順口裡的東擄守軍難以判斷,他們擔心楚軍玩聲東擊西。
同時楚軍派往旅順港的艦隊,那可是海軍的主力艦隊,足足十幾艘的巡洋艦和護衛艦,給予了港口內的東擄守軍加大的壓力。
生怕他們隨時衝進港口,然後炮擊並登陸。
又得知楚賊不僅僅派了一支艦隊往北邊走想要登陸,而且還有楚賊已經在西側海岸登陸的時候,旅順口的東擄守軍已經是無法多處兼顧了。
最後,東擄人還是派遣兵力西進,準備先把西側的楚軍擊退。
至於北上登陸的那支楚賊,只能是緊急飛馬報告金州衛,讓金州衛城那邊派遣兵力緊急南下增援了。
不過東擄人糾結了一些時間,後續集合以及行軍又花費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等他們趕到西登陸場的時候,楚軍的第九十步兵團的兵力都已經緊急上岸了。
後頭的工兵繼續緊急施工搭建棧橋碼頭以及修路,而輜重兵和炮兵部隊則是抓緊時間緊急解除安裝輕型的榴彈炮以及兩斤半野戰炮火炮和彈藥。
同時第八十九步兵團計程車兵們也開始小規模登陸了。
同時第二十三騎兵團的騎兵們,也是各自牽著馬從臨時棧橋裡緊急下船。
後方是混亂而忙碌的登陸場,第九十步兵團必須確保後方登陸場的安全,並且寧一銘還知道,僅僅是確保登陸場的安全,也不過是最開始的任務而已。
如果能夠順勢的擊敗這支東擄兵力,那麼後續他還要東進攻佔東擄人的南城,隨後和陸戰第二團配合攻佔北城。
只要攻佔了南北兩城,那麼基本上也就等於拿下了旅順口了,到時候在山頭上架上火炮,把炮口對準港口。
港口內東擄水師除了死也就只能投降了。
如此,便能奪取這座至關重要的港口,進而確保後續重型火炮以及大量彈藥物資的順利下船。
幾百艘船呢……只靠著小船轉運以及臨時的浮動棧橋可不行,尤其是那些一兩噸重的九斤野戰炮、二十四斤榴彈炮,根本不是那些臨時搞出來的棧橋所能夠承受的。
至於攻城用四十八斤榴彈炮以及十四斤加農炮就更不用說了,那玩意是需要真正的大型碼頭以及大型的吊裝裝置才能夠搞下來的。
奪取旅順港,這是登陸部隊前期最為重要的作戰任務,也是第九十步兵團的主要任務。
考慮到奪取旅順港的話,其實對面的東擄人主動跑出來迎戰,還正對了寧一銘上校的下懷。
如果敵軍不主動跑出來的,後續攻城還是挺麻煩的,畢竟他可沒有什麼重型火炮,手頭上只有那麼幾門兩斤半野戰炮以及少量九斤,十八斤的輕型榴彈炮。
如果要打攻堅作戰的話,這點炮火力量在寧一銘看來是不夠的,到時候免不了要付出比較大的傷亡。
對方主動跑出來打,那麼還更好打!
雖然東擄人以擅長野戰而著稱,他們的重甲步兵突擊相當了得,得到了漢人的槍炮後,他們也組織了大批的槍炮,批次裝備了新式的火繩槍搭配傳統披甲戰兵作戰,而有了來自蒙古的大批戰馬後,他們的騎兵也能夠有效的掩護其側翼甚至衝陣。
以傳統冷兵器角度來說,東擄人的野戰實力很強悍,其戰術體系,有點類似之前洪承疇搞出來的秦軍。
都是以冷兵器戰術思維使用新式槍炮,還別說,人家東擄人玩這一套,比洪承疇玩的更熘。
但是……寧一銘看著對面不冷不熱的軍陣,嘴角不由得了露出了微笑!
都說東擄人善於野戰,外頭不少人還說他們楚軍槍炮犀利並且善於攻堅,打起仗來都是動用數百門火炮,對著堅城狂轟亂炸。
但是現在已經沒多少人還記得,他們大楚帝國陸軍,是靠野戰起家的!
外人更加不會關注到,大楚帝國陸軍前後兩代的編制以及戰術體系,不管是之前的長矛搭配火繩槍的冷熱混合的戰鬥體系,還是現在的燧發槍為主要武器的線列戰術。
他們都是為大規模野外會戰而生的!
尤其是線列戰術……這玩意的戰鬥力在普通的攻防戰裡體現的還不明顯,這也是楚軍為什麼經常用擲彈兵執行突擊任務的緣故,因為擲彈兵身披重甲,對於一些沒大量槍炮的敵人很好使。
然而在野外戰鬥,尤其是雙方擺開陣勢的會戰裡,採用燧發槍的線列戰術,將能發揮出來其最大的優勢!
遠超火繩槍時代的密集火力!
而這一點,在楚軍第九十步兵團和對面東擄旅順口守軍的這一場戰鬥力,再一次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當雙方相繼列陣,然後東擄人率先發動進攻之後,這一場戰鬥就全面處於第九十步兵團的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