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最近兩年帝國從葉爾羌汗國弄來的大幾千匹馬,一大半都是給近衛軍給弄走了。

當陸軍的大部分騎兵部隊,哪怕是北方邊軍裡精銳的第四騎兵旅這些騎兵部隊,使用的都還是蒙古馬的時候,近衛軍三個師屬騎兵團再加上一個第四胸甲騎兵團,這四個騎兵團都已經清一色用上了中亞馬。

不僅如此,連帶著軍官坐騎,傳兵令所用的馬匹,都是清一色的中亞馬。

說實話,對此左英哲是很有意見的。

奈何對方是近衛軍,而近衛軍地位特殊,一向來都是優先裝備各種好東西的,這馬匹也不例外,所以也是沒辦法。

但是左英哲也聽聞,最近帝國正在和進軍青海雪區的莫西蒙古四部之一和碩特部落進行了聯絡,具體的他也搞不清楚,但是聽說是準備開放各種貿易,帝國後續有可能從這一渠道也獲得一定數量的優良戰馬。

帝國的高層,一直都是在試圖拉攏西北地區的幾個遊牧部落或汗國之類的。

除了葉爾羌汗國以及和碩特部外,帝國也積極和東擄人控制的漠南蒙古西部的北方,也就是漠北蒙古的喀爾喀三部進行聯絡。

這個漠北蒙古雖然和東擄關係密切,但是說到底,人家漠北蒙古三部並不是東擄人的直屬領地,只是作為藩屬國一樣暫時歸順他們而已。

帝國裡有部分重臣認為只要鋤頭揮的好,沒有牆角挖不倒!

嗯,這只是前半句,還有後半句:如果挖不倒,就直接推倒!

為此,最近兩年帝國一直都在蒙古以及西域那邊搞各種小動作,不斷的透過威脅利誘等各種方式挖東擄人的牆角。

還別說,效果不錯!

比如和碩特部,這個已經殺入雪區的漠西蒙古四部之一,名義上還是漠西蒙古的首領部落。

以前他們也和葉爾羌汗國一樣,和東擄人眉來眼去,後來看見大楚帝國崛起了,就開始和大楚帝歐國接觸。

當葉爾羌汗國因為準格爾部的威脅,一開始就主動投奔大楚帝國不一樣,他們還扭扭捏捏的很久,最近才和帝國這邊聯絡上進行貿易。

不是民間的那種普通貿易行為,而是官方親自參與主導的大宗物資貿易。

他們戰馬以及牛羊牲口、羊毛等特產,換取帝國的各類日用鐵器、布匹、茶葉以及軍用的冷兵器甚至火繩槍。

這種戰略級別的交易,沒有雙方高層點頭並推動,根本搞不起來。

葉爾羌汗國以及和碩特部那邊不去說,但是大楚帝國這邊,和葉爾羌汗國進行大宗物資交易的可不是什麼企業,而是商貿部。

為此,商貿部還在專門設立了兩家貿易公司,分別負責和葉爾羌汗國的貿易、和碩特部貿易事務,後續商貿部那邊,可能還會再開設幾家貿易公司,用於和漠西蒙古其他三部,漠北蒙古三部的貿易事務呢。

而這種官方之間的貿易,不僅僅只存在於這些東擄人沒能控制的區域裡,就算是東擄人實際控制的漠南蒙古,其實也廣泛存在著和大楚帝國暗中交易的行為。

只不過沒公開,都是偷偷摸摸的來,大楚帝國這邊的主導者還是商貿部,由下屬的宣大貿易公司負責,只是這個貿易公司裡的很多人員,其實都是商貿易調查司的人……

商貿部調查司,這個機構很特殊,它既是貿易機構,同時也是情報機構。

不過這個機構在大楚帝國內部名聲不顯,遠遠沒有翰林院內務科,督察院反貪局名聲那麼大!

哪怕對比陸軍軍情司,海軍軍情處都要低調的多,畢竟兩家軍方的情報機構,一看上去就知道是蒐集敵軍情報的。

但是這個商貿調查司因為只在敵對勢力的地盤裡活動,普通人甚至絕大部分帝國官員根本沒接觸的機會,甚至連聽都沒停過。

商貿部調查司平日裡,就是在非友好地區裡,以前是明王朝控制區,後來是漠南蒙古,就連在東擄人控制的遼東都能看見調查司人員的身影。

他們在敵佔區偷偷摸摸搞各種戰略物資的走私,同時也會蒐集各類情報。

他們蒐集的情報更多的是偏向於戰略層面,尤其是偏向於政治以及民生方面的一些東西。

比如搞清楚對方高層的政治傾向,進而判斷那個是要刺殺的,那個是可以拉攏的,那個是可以扶持的。

還要搞清楚對方的糧食產量以及各種戰略物資的產量,查探對方的國庫裡還有沒有錢。

這些訊息,基本還都是公開訊息,只要用心都能蒐集到。

然後他們會對訊息進行匯總分析,最終判斷非友好勢力的真實情況以及動向。

而這些資訊,最終會用於判斷乃至干涉對方的戰略走向,判斷對方的戰爭動員以及維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