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新式榴彈初登場(二合一)(第2/4頁)
章節報錯
這些師生,組成了目前的皇家理工學院。
同時皇家理工學院的這些師生們,很多也是參與了這些研究所或工廠裡的專案。
畢竟大楚帝國裡懂新式科學技術的人就這麼點,這些老師承擔教學任務的同時自然也需要承擔一些科研任務的。
不過常樂山並不是皇家理工學院裡的老師,實際上他在彈藥研究所裡都不算是主力研究人員,他雖然也懂得一些技術,不過他更多負責的還是行政事務。
日常乾的事就是和工業部上頭的大老們打交道,和其他研究所以及和其他廠商打交道,最大的成就不是研究出來了什麼,而是依靠各種辦法從上頭要來了一批以一批的研究經費,順帶著給研究所裡的研究人員提升個人待遇。
用他自己的來說就是:技術上的事我不懂,但是沒錢,本官去找上司撒潑打滾,沒人,本官去給你們挖牆腳!
正是因為有著常樂山的大力支援,彈藥研究所才能夠在今年度裡,獲得了足足六萬兩銀子的研究經費。
別看幾萬幾萬的就意味很少,這年頭幾萬兩銀子,幾乎頂的上一個普通府的一年財政收入了。
偌大的大楚帝國一年的常規稅收也不過幾千萬而已。
放到工業部這邊,給十幾個研究所的總額研究經費,一年也就那麼幾十萬兩。
這年頭的錢,還是挺值錢的。
有錢有人的情況下,彈藥研究所的研究也非常順利,從眾多的設計方桉裡逐一試驗,最終挑選出來了現在的這種設計方桉,並進行了最後的設計完善。
常樂山先是介紹玩了自己的新榴彈後,又順勢介紹了一番他們和隔壁火炮研究所研發的新型火炮:十八斤輕型榴彈炮。
只聽常樂山道:“為了確保榴彈的威力,我們參考了十八斤的臼炮,把口徑制定為一百五十毫米,炮管比同口徑臼炮要更長,達到了七倍口徑,也就是一米二。”
“之所以炮管能夠做的更長,是因為採用木製彈託的情況下,火炮在裝填以及發射的時候不用擔心發生翻滾。”
“之所以只限制在七倍這種短身管,是因為我們製造彈殼在承受膛壓上還有所欠缺。”
“畢竟我們的技術還是有所欠缺,同時為了確保威力裝藥量也不能太低,彈殼總體比較薄,而且為了炮彈爆炸後不是直接裂成兩半,而是裂成更多的彈片,彈殼會在加工的時候採取預製破片工藝,如此也就導致了這年頭的榴彈整體承受膛壓的能力比較有限。”
“我們經過測試後,發現在長身管火炮下,打標準裝藥的話,彈殼會出現碎裂甚至引起炸膛。”
“考慮到新式榴彈只能承受低膛壓,未來直接在野戰炮上使用的時候,必須採用減裝藥,具體減裝多少,才能夠在射程和安全上達到一個平衡,我們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測試。”
“因為低膛壓的緣故,那麼做專門發射這種榴彈的榴彈炮,也就能夠做到更短、更薄的炮管,從而控制重量。”
“現在我們搞出來的這種試射用的樣炮,炮身重只有兩百五十多公斤(純炮管),放列重量是四百六十多公斤(戰鬥姿態,包括炮管、炮架,車輪),而行列重量則是八百二十多公斤(行軍狀態,包括炮管、炮架、車輪、前導車、挽具、標準基數彈藥等)。”
“這種十八斤輕型榴彈炮的重量只比兩斤半野戰炮稍微重一點,但是又比五斤野戰炮輕一截,機動性相當出色,平日行軍可以採用三馬,馬匹矮小一些的話也可以採用四馬,戰鬥情況下,兩匹馬就能拖著上前線。”
“射程的話,我們之前幾次測試的資料裡,在八百米這個距離上雖然可以達到一定的命中率,建議有效射程在五百米最好,射程和命中率可以達到一個比較好的平衡。”
一邊聽著常樂山說,羅志學也是一邊上前看了看這款十八斤輕型榴彈炮。
這玩意看上去,其實有點小……一點也不像是有著一百五十毫米粗管子的重炮。
整個炮管長度只有一米二,基本上和兩斤半野戰炮相當,但是兩斤半野戰炮那玩意的口徑才六十五毫米……
所以這看起來,有點不搭調,尤其是配上比較大的車輪以及車架,有種大車抗噴子的感覺,談不上什麼美觀……
但是一種輕量化的榴彈炮就是這樣的,只要打出去的炮彈威力夠大那就行了。
所以羅志學稍微看了看後,就對常樂山道:“拉出去試一試,這炮好不好,還得打過了才知道!”
常樂山聽罷當即道:“臣遵旨!”
哪怕是羅志學不主動開口,今天常樂山也好,一旁的兵工廠裡的人也好,就算是陸軍那邊的將領都會找機會讓這種火炮以及新型榴彈來一次御前試射的。
要不然,怎麼推動這種新型榴彈炮以及新型炮彈快速並大規模進入部隊服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