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天津決戰起(第2/3頁)
章節報錯
敗者,成為失敗者的代名詞!
——
最先抵達天津外圍地區的乃是第三軍下屬的第一騎兵旅以及第十師。
他們一路沿著運河北上,最終在六月二十八日抵達青縣,並攻佔了這個明顯已經被洪承疇所放棄的城池。
隨即,更多的第三軍部隊也是陸續抵達青縣城。
七月二日,第三軍軍長李成通上將率領一批炮兵和輜重部隊抵達青縣城。
此時,楚軍已經在青縣城內外匯集了大約六萬兵力。
不過李成通卻是沒有繼續貿然北上天津城,而是在青縣城裡繼續待著,這是為了讓麾下各部進行休整和補充。
更主要的還是為了等待後方更多的彈藥和糧草抵達。
而這幾天裡,前線的各部騎兵則是陸續出擊,對天津以及周邊地區進行偵查。
在偵查的過程裡,楚軍的騎兵部隊也持續和明軍的騎兵發生了交戰,規模都不大,但是卻非常激烈。
第一騎兵旅、第二騎兵旅以及三個師屬騎兵團,基本都和對面的明軍騎兵交過手,有勝有負。
雙方騎兵在戰鬥力上,其實半斤八兩,楚軍這邊沒什麼優勢,對面明軍那邊也沒有。
楚軍是騎射方面的騎兵數量少一些,戰鬥力上也比對面精銳的關寧鐵騎為代表的遼東騎兵差一些。
但是楚軍的三個師屬騎兵團,卻已經裝備了遂發騎兵槍以及手槍,混合作戰之下對付明軍裡一些稍微差一些的騎兵還是挺靠譜的。
雙方騎兵頻繁出現中小規模的戰鬥時,雙方的情報也是不可避免的被對方所獲知。
洪承疇很快就知道了北上的楚賊乃是他們的第三軍,裡頭還有個近衛師。
對近衛師他也有所瞭解,知道這是偽楚皇帝羅志學的近衛部隊,聽說戰鬥力很不錯。
只是除了這些外,洪承疇還透過偵騎知道了一點很奇怪的情報,那就是北上的這幾支楚賊兵力,其步兵竟然是清一色的火槍手,別說傳統的刀盾手之類的兵種了,就連長矛手都沒幾個……
“楚賊裡的長矛手呢?”洪承疇對此很不解。
楚賊的軍隊模式,人家洪承疇也是知道的,畢竟明廷這邊的諸多督撫都抄著搞新標軍好幾年了。
就連洪承疇這邊雖然沒有搞什麼新標軍,但實際上也是按照新標軍的戰術戰法,擴大了火槍手的裝備規模,並把眾多的刀盾手之類的換成了長矛手。
某種程度上來說,洪承疇麾下直屬的兩萬多人,在兵種配置以及武器裝備上,和新標軍是比較相似的,只不過他們依舊保留了大量的弓箭手以及重甲刀盾手。
所以,洪承疇很清楚,甭管是自家的秦軍,還是其他督撫手底下的新標軍,還是說楚賊本身,步兵作戰都是火槍手或弓箭手和長矛手一起搭配作戰的。
沒有長矛手的列陣掩護,火槍手也好,弓箭手也好都是被虐菜的命。
然而現在對面的楚賊大軍裡,竟然是沒什麼長矛手。
如此不同尋常的事,第一時間就引起了洪承疇的警覺,一邊是繼續加派偵騎試圖搞清楚這些楚賊兵力,另外一方面也是到處蒐集情報。
可惜的是,這一時半會的洪承疇也是搞不清楚楚賊那邊為什麼這麼做,只是知道了楚賊那邊似乎是裝備了一種不用火繩的火槍,也就是自生火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