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以明廷的官場規則,哪怕是給鄭芝龍封伯了,但也不可能真正的讓鄭芝龍成為一地軍務的負責人的。

所以明廷不可能給鄭芝龍福建巡撫的名頭,更不可能給閩浙總督的頭銜,除了一堆的頭銜外,其實鄭芝龍的本官還是福建總兵……沒啥實際變化!

而鄭芝龍的上頭,還有一個文官大老在坐鎮,他就是閩浙總督兼福建巡撫沉猶龍。

今年年初,隨著杭州城破,浙江巡撫戰死的訊息傳到幽州城後,崇禎給沉猶龍加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銜,總督閩浙軍務、巡撫福建。

只是當了閩浙總督的沉猶龍手底下,除了鄭芝龍所部外,並沒有多少的官兵力量。

本來浙江那邊有不少官兵的,但是都在浙北一系列戰役裡損失大半,而後續在寧波戰役裡,又把浙南地區最後的一點官兵力量給損失掉了。

因此寧波戰役之後,浙江地區已經沒有多少官兵力量了。

而福建那邊嘛,其實衛所官兵也不多,畢竟這地方本來就是窮的叮噹響,再加上還有一個鄭芝龍在邊上,因此當地的衛所官兵力量受到了極大的壓制,哪怕是最近半年加大力度擴軍備戰,但是現在沉猶龍撐死了也就只能湊出來萬把人。

而且這萬把人裡,真正的戰兵三千都不到,其他的都是湊數用的。

倒是鄭芝龍手底下有不少人。

如今的鄭芝龍是船多人多,僅僅是在崇明島和舟山群島這兩個扼制大楚帝國的島嶼上,就分別駐紮有六千多和上萬人的兵力,兩者相加足足有將近一萬七千餘人。

此外在福建等地方,也還有兩三萬的兵力。

這說的是陸戰兵力,可不包括艦隊裡的水手呢。

因此在閩浙地區裡的抗賊作戰,明廷方面是非常依賴鄭芝龍所部的。

為了安撫鄭芝龍,明廷連南安伯這種爵位,太子少保這種頭銜都拿出來了,但是明廷的這種操作其實沒多大的用處。

至少人家鄭芝龍心裡早就認定,明廷是要完蛋了……

沒有了江南,沒有了湖廣江西乃至大片南方省份的明廷,只剩下北方那幾個飽受戰爭和小冰河氣候摧殘的省份,哪怕楚軍不北伐,他們自己都撐不了幾年……

因為明廷的敵人除了大楚帝國外,還有一直陰魂不散的陝西一帶的各路義軍。

高迎祥雖然去年被官兵逮住殺死了,但是李自成,張獻忠他們可都還活的好好的,依舊帶著大批流賊骨幹流竄於大山之中,時不時就跑出來攻打某個縣城劫掠一波。

此外在遼東還有東擄這個外敵,而這個外敵也是非常要命的。

失去了來自南方省份的錢糧支援,失去了漕運這條生命線後,其實明廷已經進入了大夏將傾的階段,而這個時間以鄭芝龍看來,絕對不會太長,短則一年半載,長不過三五年,明廷肯定是要完蛋的。

就算不被外敵幹掉,他們自己就能把自己給折騰死。

明廷那邊要完蛋了,但是他鄭芝龍總得繼續混下去啊,他可不想跟著明廷一起去地府裡走一圈。

他可不是大明將領,對大明朝談不上什麼忠誠,他接受明廷的招撫,純粹是因為自己想要回到陸地上紮根,不想在大海上繼續漂泊……

如今,他想要轉投大楚帝國也是出於同樣的心態。

只是那些該死的楚賊,把談判的條件限制的太死了,再加上他的老巢福建都還好好的在自己手裡,讓鄭芝龍遲遲都無法下定決心,他覺得自己有資本獲得更好的招撫條件。

珠江口的一系列戰事,也是鄭芝龍在彰顯自己實力的一次行動。

但是這一次行動的結果卻是讓鄭芝龍非常失望。

上百艘大船前往襲擊廣州城,這連廣州城的影子都還沒見著呢,就在珠江口被楚軍給擊退了。

不僅僅艦隊被擊退了,而且連艦隊的泊地虎門等地都是被楚軍出動陸軍兵力給奪了去,搞的敗退後的艦隊只能是退往伶仃洋邊緣香港島上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