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北變化(第3/3頁)
章節報錯
王家禎當初這個南京總督,乃是可以管總督的總督……比尋常總督要高了那麼一級。
你從王家禎直接加兵部尚書銜,加右副都御史銜就可以看的出來。
所以,同樣被稱之為總督的朱大典,在王家禎面前也是得乖乖趴著,王家禎要抽調鳳陽新標軍的半數兵力作為江北新標軍的基本,朱大典自然是半句話都不敢說。
番茄
後續王家禎又從應天新標軍裡調了數百兵力,一起整編為江北新標軍,並邀請了當代明廷裡,少有精通軍務,尤其擅長守城作戰的宋祖舜屈尊到江北監軍。
說是江北監軍,但是主要還是在江北新標軍裡當監軍,以明廷官場的規矩來說,實際上就是江北新標軍的實際統帥了。
敲定了各項事務後,這個江北新標軍就開始在徐淮一帶招募青壯為並並進行訓練,王家禎也給了宋祖舜極大支援,基本是要錢給錢要糧給糧,要槍炮也是儘可能的搜刮並給槍炮。
為了給江北新標軍弄槍炮,王家禎甚至委屈自己,聯絡鄭芝龍那邊,透過鄭芝龍採購了一批洋人槍炮呢。
江北新標軍初成後,王家禎也就奏請設立江北巡撫,轄和州、徐州、滁州以及揚州府、淮安府。
明廷因為朱大典一直以來表現都不咋地,在加上楚賊兇勐,再加上之前已經設立過安廬巡撫,因此為了地方考慮,崇禎也就準了。
宋祖舜因此成為首個江北巡撫,並在王家禎的支援下開始大力編練江北新標軍。
不過直到王家禎被罷免並逮捕下獄為止,被王家禎寄予厚望的宋祖舜麾下的江北新標軍都沒能真正的成軍。
王家禎被逮捕之前,江北新標軍當時在宋祖歲的率領下,一度嘗試救援安慶。
不過還沒去到呢,安慶就被楚軍攻克了,隨後宋祖舜率軍退往和州,並開始在和州構築防線。
那個時候,江北新標軍只有兵力約六七千人,炮不過十餘門,火槍兩千多杆。
等到範景文接任南京總督後,也沒對江北新標軍做出什麼特別的安排,只是按照常規撥給了一些錢糧和槍炮。
很快,金陵城被攻破,範景文身死後,江北新標軍也就失去了直屬上司,只能是時任江北巡撫的宋祖舜自行帶著駐防和州,並自行解決錢糧槍炮問題。
一直等到十二月份,明廷京畿的訊息才傳遞到了和州。
崇禎暴怒之際,這一次並沒有繼續委任南京總督了,崇禎覺得這個職務太他媽邪門了,前後叄個東線/南京總督,全都他媽給自己丟城失土。
再加上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朱大典多次作戰慘敗,坐視江北局勢敗壞,江南失陷,崇禎直接把朱大典的漕運總督頭銜給摘掉了,然後讓當時正在鎮守和州,守城作戰還算挺有一套,手底下又有著大幾千新標軍的江北巡撫宋祖舜當了新的漕運總督。
並讓他兼理江北,鳳陽,安廬等地軍務。
由此,宋祖舜也就變成了總督漕運兼理江北、鳳陽、安廬等地軍務。
最後,宋祖舜還繼續兼著江北巡撫。
當然了,各種總督啊,巡撫還得有相應的本官職務來匹配,那總督也好,巡撫也好,那只是差遣而已,可不是官職。
因此,宋祖舜還被提拔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算是尋常總督的搭配了。
如此,宋祖舜也就成為了總督漕運、兼理江北、鳳陽、安廬等地軍務兼撫江北。
簡單來說,偌大的江北徐淮一帶,也就是南直隸的長江北岸地區都歸他管了,算是之前東線總督的一個縮小版。
宋祖舜帶著江北新標軍為核心的數萬明軍,打的不算太成功,甚至都沒有打過哪怕一場勝仗。
但是在明廷眾多將領們丟城失地不說,而且還損兵折將的大環境,宋祖舜能夠帶著五千江北新標軍撤出來,並保持基本戰鬥力,這已經算是很難得了。
然而,這種難得就是不知道明廷高層,尤其是崇禎以及那幾個內閣大佬們能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