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李元魁的投名狀(第3/3頁)
章節報錯
他們眼中高高在上的李元魁竟然也有這個投楚之意,並且看這人和軍情司那幾個頭目的熟絡程度,這人恐怕是早早就已經投楚了。
此外有了這樣的高階文官帶頭,起事也就更加容易了。
而看著這幾個將領們的神情,再想到之前聯絡的幾個同僚們的態度,李元魁心中大定!
這一次,他打算玩一票大的:直接把金陵城作為投名狀獻給天子羅志學!
幹好了,那就是一場潑天的富貴!
而就當李元魁名以商討城防,如何退敵的名頭,四處奔走見人,並聯絡其他有心投楚的文官或武將的時候。
幾個人也是走入了城內的一座茶樓內,這幾個人一看就是主僕,為首的是一箇中年男子,穿著富貴,身後則是跟著兩個長隨。
這三人進入茶樓後,很快進入了其中的一間包間。
不過約莫等了片刻後,其中一人就在包間裡的一面牆壁上有節奏的敲擊了多次,不一會,只見這牆壁上掛在一面巨大山水畫被掀開,然後背後的木牆竟然是直接打了開來。
赫然,這是一道暗門。
暗門開啟後,裡頭探出一個身影左右看了看,然後微微點了點頭。
此時,中年富商也是起身進入了暗門並關上,外頭兩個長隨打扮的年輕人,則是把牆上的畫放下,並回到了椅子上繼續用餐。
中年富商進入暗道後,進入了一條秘密的夾道內,又是走了十多米後,這才到了一個房間裡。
進入房間裡,抬頭一看,只見裡面已經坐著三個人了。
看到這一幕,中年富商打扮的人輕輕一笑:“沒想到我還是最晚到的!”
此時,屋內一個三十歲,書生打扮的男子有些埋怨:“每次開會,都是你們軍情司的人架子最大,來的最晚。”
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公子哥打扮的人,則是呵呵一笑:“軍情司業務繁忙,來得晚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最後一個同樣中年人打扮,一副老夫子打扮的人卻是冷哼一聲:“你們軍情司事情辦的不怎麼樣,但是拖拖拉拉的本事卻是每天都見漲!”
軍情司,光聽這名字就能知道這中年富商的人:大楚帝國軍情司的人。
因為如今華夏大地上,大楚帝國,明廷,東擄乃至把那些草原上的韃靼人乃至西域什麼勢力都算上,有軍情司這個特殊稱呼的機構也只有一個:大楚帝國參謀部軍事情報司。
簡稱‘軍情司’,連明廷那邊都知道大楚帝國有個類似廠衛機構‘軍情司’,該司探子辦事手段極其兇殘。
軍情司,乃是大楚帝國裡最早設立,也是目前帝國裡規模最大的情報機構,目前專司明廷方面以及周邊其他敵人的各種情報,尤其是軍事情報的刺探,同時也負責暗殺,收買拉攏明廷文武官員等業務。
之所以說軍情司是最大的情報機構,而不是唯一的,那是因為大楚帝國裡還有其他四家情報機構。
其中規模僅次於軍情司,同時也是權力可以說得上是最大,並且擁有執法權的情報機構,自然就是翰林院內務科,又稱之為‘翰務科’,該科專司對內反間諜,監控百官等對內情報業務。
不過這個機構非常特殊,因為該司業務範圍很廣泛,並且沒有明確的界限,只要是威脅到羅志學統治的事,那麼他們理論上都可以插一腳……再說了,雖然大楚帝國還沒有攻佔金陵城,但是金陵城也是華夏的一部分啊,他們翰務科提前派人過來打前站也不過分吧……
然後,自然而然的就會和專門負責對外情報事務的軍情司產生衝突,而且衝突還不小。
畢竟在軍情司看來,翰務科撈過界了。
此外大楚帝國裡的情報機構,還有商貿部調查司。
不過這個商貿部調查司規模就比較小,而且業務範圍也比較小,其最大的任務就是掩護、保護商貿部的外部戰略物資採購渠道,豐和商行運營的長江通道,就少不了商貿部調查司的探子們在進行保護。
因為在外部活動的原因,也會順帶收集其他一些情報資料,不過因為自身業務的傾向,因此收集的更多的還是一些經濟類的情報,頂多就是順手收集一些明廷官場上的動向之類的。
最後還有海軍情報處,這個海軍下屬的情報機構,規模也小,並且專司海軍自身的情報收集,主要刺探方向是明軍水師,嗯,近期他們往鄭芝龍麾下的船隊裡送去了不少的探子。
至於早先還承擔了監察百官職能,勉強算得上是情報機構的督察院反貪局,現在都已經直接公開化,成為正式的行政機構了,專司反貪業務,基本和情報機構不搭邊了,自然不可能派人到金陵城來。
因此目前大楚帝國里正式的情報機構,目前就這四家,參謀部軍事情報司、海軍情報處、翰林院內務科、商貿部調查司。
而這四家情報機構,雖然業務範圍不同,側重點也不一樣,但是因為金陵城的特殊性,所以基本都是早早就在這裡設立了情報站點。
如今,這四家情報機構的負責人,是齊齊彙集在這座不起眼的酒樓背後的民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