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獲方面,繳獲了完好可用的火槍約千杆,長矛、盔甲、腰刀等一批。

此外還繳獲了十五門野戰炮火炮,分別是十二門兩斤半野戰炮以及五斤野戰炮。

但是這一批野戰都是清一色的鐵鑄火炮,效能以及身管壽命上都不如楚軍現在使用的青銅火炮,此外這一戰裡,明軍的這支炮兵部隊一直都保持著高強度炮擊,其中好幾門火炮明顯是使用過度,已經不堪重任了。

但是不管如何,這十五門野戰火炮的繳獲都是好事。

此外還繳獲了一批戰馬以及普通的騾馬,糧草等物資。

看完戰報後,羅志學道:“這一批新標軍的戰俘和營哨戰俘不一樣,都還算是不錯的苗子,軍政部進行適當挑選後,可以直接補充到主力部隊中去。”

新標軍左軍,這是一支純粹以楚軍主力部隊為標準編練的新軍,和明軍裡以往的營哨兵,衛所兵有巨大的區別,如果讓把這些降兵直接編為守備軍,那是一種浪費。

吩咐了軍政部等部門處理好戰俘問題後,羅志學並沒有在這一片小戰場多停留,而是當天就率領大軍掉頭殺向了益陽城。

如今楊嗣杏的新標軍左軍已經覆滅,整個楚南地區已經不可能有什麼大規模的明軍可以阻擋楚軍的步伐了。

現在羅志學甚至都不著急著去常德府武陵,而是直接轉道殺入益陽城。

益陽城裡的三千多守軍,本來都還在糾結著要不要出兵救援楊嗣杏所部,但是還沒等他們商量出一個結果來,就得到了噩耗。

楊嗣杏所部五千多人竟然在一天之內就全軍覆沒。

這把益陽城裡的一票文武官員們給嚇了個半死,眾多明軍士兵們更是人心惶惶。

當天下午和晚上,三千多守軍就已經逃散了好幾百人。

等第二天羅志學帶著近衛師殺向益陽城的時候,益陽城的守軍已經只剩下兩千人不到了。

而這兩千人在象徵性的抵抗了區區半個小時左右,在楚軍構築好炮兵陣地開炮後,就乾脆利索的投降了。

不出意外的話,武陵城那邊也會如此,根據戰俘交代,武陵城那邊雖然也有三千多守軍,但都是衛所兵,戰力堪憂。

而羅志學昨天就已經派遣了第五師前往武陵城,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就能夠拿下來。

戰況也的確和羅志學判斷的一樣,儘管武陵城那邊的文武官員抵抗決心比較大,但是依舊沒能擋住第五師的猛攻。

第五師在第一臼炮團的掩護下,第一天構築工事,第二天填平護城河,第三天發動總攻就把這個城池給拿了下來。

第五師拿下武陵城後,並沒有在武陵城停留,而是在第二天就陸續撤離,因為這個時候第三守備師也已經殺到了武陵城一帶。

第三守備師多天前就已經渡江,然後先後進攻荊州府長江以南區域以及嶽州府洞庭湖以西區域。

這些地方都沒什麼明軍駐防,但是因為地方大,需要打的城池也不少,所以也第三守備師的兵力比較分散,花費的時間也比較多。

等他們趕到武陵城的時候,第五師都已經提前拿下武陵城了。

其實如果不是楊嗣杏主動率軍東進,最終在益陽一線被楚軍全殲的話,其實按照預定作戰計劃,第三守備師來的並不算晚。

因為一開始,楚軍的目標是殺到武陵城,然後攻破該城,消滅新標軍左軍的,而以新標軍左軍的戰鬥力,有著武陵城的城防工事作為依託的話,守太久不敢說,但是五六天甚至十天半個月還是問題不大的。

可惜楊嗣杏提前率軍東進,最終一頭撞上了楚軍主力,繼而全軍覆滅,這武陵城也就提前拿下來了。

隨著第三守備師抵達,羅志學也沒有再拖延,當即帶著近衛師以及第五師,第一騎兵旅等兵力掉頭向南。

這一次,他們直奔長沙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