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378章 我們以後以姐妹相稱如何?(第5/6頁)
章節報錯
所以那些附屬的小國依舊只能仰仗大齊的鼻息,但那些中等實力的國家現在也敢有自己的聲音,很多時候對大齊的決策陽奉陰違。
就算大齊明知道這點,也只能無可奈何,權當不知道,保全面子為主。
剩下了則有一些少數的大國現在對大齊可以說是虎視眈眈,邊境不少發生摩擦,根本不憷一盤散沙的大齊。
其中又以三個大國為盛。
大齊以北的北魏,其國土面積並不遜色於大齊,而且雖是苦寒之地,但是水沃草盛,民風剽悍,兵強馬壯,國力之強悍遠非現在的大齊北疆能擋。
而且北魏多平原,水草資源豐富的北魏更是能培育出極品的駿馬。組建的騎兵睥睨天下。
若非綿延萬里的天北山脈擋在兩國之間,餘乾很有理由懷疑這北魏的鐵騎能一馬平川的踏進大齊的領土,兵臨太安。
往西那邊亦是如此,西域三十六國裡在這數十年間孕育出來一個極為強大的國家,車遲國。
在南陽王朱煜駐紮那邊的時候本來以大宛國最為強盛,後來大宛一戰後元氣大傷,給了車遲國一個絕佳的發育機會。
此國帝王是一代雄主,登基二十多年來勵精圖治,一舉吞併周圍十數個小國,西域三十六國只剩一半。
剩下的這一半形成軍事聯盟,共抗車遲國,同大齊西海州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摩擦紛爭時刻不斷。
這也是李洵近些年來一直將主要的精力放在西海州那邊的原因。西海是天險之地,是對抗西域諸國的最重要的前線。
若是西海有失,那往東便是以平原為主的中原腹地,若是讓車遲國攻入西海州,那無天險倚靠的中原腹地及及可危。
所以,就算現在大齊內亂不定,但是對於西海州這點,大齊皇族還是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在那駐守的也都是大齊最強悍的精銳。
再加上對其他西域諸國處以懷柔平和的政策,這才能和車遲國形成微妙的平衡。但是誰都知道,這西海州的戰爭是根本避免不了的。
野心勃勃的車遲國帝王不可能將腳步止在這裡。
最後便是南疆的百越,這些年亦是成為一個超級大國,對大齊南境虎視眈眈。
而百越易守難攻,單就那裡的瘴毒就足夠讓人頭疼。這也讓南疆百越可以肆無忌憚的騷擾大齊的邊境。
而這些年,南陽王一直和南疆百越眉來眼去,誰也不知道這顆炸彈會什麼時候爆炸。
大齊現在的大致情況就是這樣,內憂外患,三面強敵環繞,可謂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餘乾視線隱晦的看著那些使臣,反對聲音最大的就是這三個大國,車遲國,北魏和南疆。
這幾個國家的使臣似乎是半點不憷天子,更希望能因為自己的暗諷能讓大齊天子勃然大怒。
可是李洵卻始終保持著從容的神情,雲澹風輕的模樣。
這時,百越的使臣站了出來,朝李洵行貼胸禮的說著,“陛下,外臣聽聞太安這邊的中秋佳節歷來以詩詞謳歌。
現在難得在場有如此多的文人,外臣想聽聽他們的詩詞,也好感受一下太安這邊的深厚文脈。”
此言一出,其他的使臣也紛紛附和起來。
李洵只是將視線看著張斯同那邊,說道,“張博士,你以為如何?”
事到如今,他張斯同也是有國家榮譽感的,哪裡會說一個不字,直接頷首領命說道,“既然這些大人想感受一下文脈,那自是該如此。”
說完,張斯同朝在場的所有早就摩拳擦掌的文人們說道,“諸位,今夜相聚於此本就是共賀中秋佳節。
你們多為太安城文壇的中流砥柱,想必今夜必是備了不少好詞,可拿出來供大家共賞析。”
張斯同話音剛落,在場的大多數文人便都躍躍欲試,現在情況正好,不僅有圈內人在,更是陛下親臨。
若是幫陛下在這些外來使臣面前出風頭,那好處自然是不言而喻。
沒有一個讀書人忍得住這樣名利雙收的展示機會。
可是現在卻暫時沒有人第一個站出來,沒人敢出來吃這第一個螃蟹。自古以來心思多的都是讀書人,陰的也都是讀書人。
死道友不死貧道可以非常精準的來形容這個群體,大家都想看看反響,沒人自信到出來冒這個險。
就在氣氛要尬住的時候,張斯同無奈搖頭就要站出來拋磚引玉,這時,坐在左側的杜如寒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