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蘇州河(第3/3頁)
章節報錯
……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會象馬達一樣找我嗎?”
“會啊。”
“會一直找嗎?”
“會啊。”
“會一起找到死嗎?”
“會。”
“你撒謊,像這樣的事情,只有愛情故事裡才會有。”
“你不信嗎?”
“不信,真的。”
那個雨天,在美美的船上,兩人又像以前一樣在一起。
第二天美美走了,再也無所蹤。
“我從來沒有喝過這麼好喝的酒,這酒讓我想起和美美在一起的日子,如果美美沒有走,也許現在我們會像以前一樣在一起喝酒,一起在蘇州河上飄蕩,一直飄向大海。”
影片完結了,那個人仰躺在沙發上,一條腿架在另一端的扶手,一條腿晃當在沙發的邊,手裡虛空的握著一隻酒瓶,眼神呆呆的看著天花板。
好一會兒坐起身來,拿出紙和筆寫著。
人們對於擁有的總懷疑,而對求而不得的總是嚮往。
馬達的愛情對於美美來說是求而不得的,所以美美象飛娥撲火一樣。
而攝影師的愛情,美美擁有,卻懷疑,所以美美走了。
而似乎為了證明美美是對的,攝影師並沒有象馬達那樣去尋找美美。
有人說,馬達和攝影師,分別代表了感性和理性的愛情觀。
馬達估且代表感性,但攝影師並不一定是理性。
“我是一個攝影師,以替人攝像為生。你可以在牆上看見我的呼機號碼,我什麼都可以拍,婚禮、聚會、連你換衣服、上*****都行,只要你付錢。不過,你要是不喜歡我拍的你可別怪我。我早就跟你說過了,我的攝影機不撒謊。”
開篇的這一段獨白已經表達了攝影師的一切。
他只是虔誠的記錄一切,包括他自己,愛情亦是如是。
攝影師記錄著影片內的屬於馬達和牡丹的愛情,以及美美的故事。
同時影片本身也記錄著攝影師的故事。
所有的一切都是記錄,如同時光印刻,真實,也無情。
這時,響起敲門聲,那個人起身開門。
門外,是那個《阿成》的女主演,估且叫她小晴。
小晴穿了一身運動服,頭上還包了一個幹發帽,這會兒手裡拿著一隻玻璃杯。
“你這是?”那個人微眯著眼有些詫異。
“我剛搬到對面住。”小晴笑的開朗,然後舉起玻璃杯晃晃:“有開水嗎?”
“當然有……”那人撓撓頭。
……
顧長安醒了,醒的時候也覺得嘴唇很乾,披著衣服起床,倒了一杯水,一氣灌到肚子裡。
他腦子裡還都是馬達,牡丹,美美,攝影師,以及蘇州河。
夢裡這部電影,它讓人喘不過氣,卻也讓人沉溺。
顧長安似乎開始有些明白,夢裡那個人一直苦苦堅持的是什麼?
但又說不清道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