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老將朱贊(上推求支援!)(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怎麼沒聞過?”鄒義倔強道。“最起碼聞過我孃的吧!你還沒說你到底鬼鬼祟祟的做何事呢!”
“殺人。”林默回答道。
少年沒有恐懼,反倒來了興致:“殺誰?當官的嗎?還是仇家?”
“當官的仇家。”林默回答,轉而望向少年的眼睛問道:“如果有一天,我要你幫我殺人,你敢嗎?”
鄒義拍著胸脯:“我只要學會了劍法,就是你老哥的弟子,師父有命,哪敢不從!”
“嗯,師徒倒不必。我們是經過患難的交情,你這孩子我信得過。”林默說著自顧自閉上了眼睛,安心的睡去。
深夜,林默坐在龔正舊宅的角落裡,憑藉月光艱難辨認著公文上的漢隸。
這次他從黃昏時便潛入,一直看到深夜。
龔正級別不高,參與的調查主要聚焦在像守雍門的岑校尉這樣的低階將領上。被調查者要不就已被處置,要不就根本構不成罪責,最多受到訓斥。簡單而言,帝國根本不願花費精力去“拍蒼蠅”。
而這些卑微無能的小蒼蠅,不可能是白帝。
只剩下埋在牆底的最後一卷了。林默打了個哈欠,撣去表層的浮土,不做期望的開啟閱讀。
這一卷的文字很精彩,將他的視線牢牢所鑄。他甚至無法安坐,必須站起身來,才能壓抑體內的激動。
通讀之後,林默仍沒有將視線離開書卷,他不停翻閱著前後文字,尋找線索間的對應關係,反覆確認龔正推演的合理性,以及那個被反覆提到的名字。
曹魏帝國的奮武將軍,朱贊。
對於透過遊戲和小說了解三國曆史的人來說,朱贊這個名字實在太過陌生。即便是存在大量虛構情節的《三國演義》中,朱贊也只是作為先鋒將軍,在曹真與諸葛亮的祁山對決中扮演了襯托作用的丑角角色。
史書中對他的記載也少的可憐。史載,朱贊作為曹魏柱石曹真的同鄉好友好友,在戰場早亡。後來曹真奉行“汝妻子吾養之”的祖訓,贍養了朱讚的妻兒,並舉薦朱贊之子獲封關內侯,甚至將自己的食邑轉贈給朱贊之子。
聽著很感人,但是很少有人想過,朱贊到底立下何種功績,能夠在死後還能讓兒子封侯?就因為和曹真的交情?還是這段託妻獻子的劇情中有什麼狗血橋段,令曹真將朱讚的兒子視若己出?
如今林默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了。
龔正的調查顯示,曹真剛剛受先帝曹丕遺命託孤輔政,正在洛陽處理各種事宜,其親信朱贊作身負重任負責衛戍西都長安的城門,地位和權力僅次於持節都督夏侯楙和雍州刺史郭淮。
而且作為長安少有的曾跟隨太祖曹操征戰的老將,其軍中威信不言自明。
而就是這樣一位重要將領,被龔正發現參與走私,透過低價收入從蜀地私販而來的蜀錦,轉賣給洛陽乃至鄴城的豪紳顯貴賺取巨大利潤差價。
龔正順藤摸瓜,還查出其殺良冒功,侵吞軍餉等罪證,每一項都是人證物證俱全。只不過,那些攀誣朱讚的人證很快被發現口吐鮮血死於獄中,而物證也不翼而飛。在龔正不曾聲張的情況下,沒有人將這位老將和那些不堪的罪名聯絡起來。
當然,林默知道,人證的死和物證的湮滅,都是龔正所為。在案卷的最後,龔正隱秘的記下,物證都被他藏於長安郊外一處隱秘所在,只要案卷上報給程武等人,那些鐵證很快就能重見天日,將朱贊從高處狠狠跌落為帝國的階下囚。
看來人性都是脆弱的。對於朱贊來說,對身敗名裂的恐懼遠遠超過對帝國的忠誠。當二者不可兼得時,他選擇了前者。
“白帝,朱贊。”
林默合上案卷,閉目沉思。後面要做的,是如何再次與這位朱贊將軍取得聯絡,讓他明白,新的帝國需要他的忠誠,否則,舊日的帝國就會取走他的項上人頭。
林默想,自己也許又要換一張面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