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如此,則燕州必亡(第1/2頁)
章節報錯
歐元開的這個計策可謂是高明之極,楊欽立即就採納了。
於是,楊欽就讓歐元開起草一道聖旨,言及高樹汐弒父之舉,乃是高樹泓栽贓所致,高樹汐是冤枉的。
高句麗國與大楚國是盟友,眼下高句麗國發生內亂,大楚國有義務扶持高樹汐接掌高句麗王之位。
聖旨中,楊欽還命楊楓執行此事,誅殺高樹泓,扶立高樹汐為高句麗國,然後從高句麗國全面退兵,以穩固兩國之盟。
這一道聖旨,可謂是完美之極。
既然高樹泓舉兵攻打海州,楊楓也率軍攻克了高麗城,二人徹底交惡,那麼楊楓就不可能再為高樹泓正名。
楊楓不能為高樹泓正名,那就是楊欽說他是什麼,他就是什麼了。
這麼一來,楊欽扶持高樹汐上位,楊楓就沒辦法反對。
等高樹汐穩定了高句麗國的局勢之後,楊欽便讓他上國書一封,請求大楚國歸還海州之地。
得了高句麗國的國書,楊欽就會給楊楓下旨,讓他將燕軍撤出海州,將海州之地交還給高句麗國。
如果楊楓遵旨,那麼高句麗國就會實力大增,楊楓頭頂的利劍就會更加鋒利。
除此之外,吳貨北上之事,自然也就不可能了。
吳貨已經北上,這事自然瞞不過楊欽,讓他很是惱恨。
大楚國斷了吳貨,使得舉國上下對此都是極為不滿,因為是他這個皇帝定了一個“平吳”的年號,惹惱了大吳國。
因此對大吳國出兵?
準備工作還沒就緒,沒有十足的把握,楊欽不敢犯險。
沒有了吳貨的供應,著實給大楚國的生活帶來了一些不方便。
若說茶葉可以不喝,陶瓷可以不用,但不能不穿衣服吧。
大楚國也有絲綢,質量比大吳國要差了太遠。
對於普通百姓的生活,沒啥影響,但對於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那就完全不同了。
以至於,大吳國的吳貨存貨,價格直接飆升了,翻了好多倍。
可不管價格再怎麼高,始終都有賣完的那一天,到時候該從哪裡才能買到吳貨呢?
當然是燕州了。
可楊楓卻立了一個規矩,說是吳貨只能單賣,不允許批次銷售。
但凡要批次購買吳貨的,只能到官府購買,但價格就是零售價的五倍以上了。
批次的價格比零售價還貴?
放眼整個天下,這是絕無僅有的事情了。
楊楓也給了一個理由,說是大吳國讓這樣做的,不然大吳國就不再往燕州提供吳貨。
這麼一來,就擋住所有燕商的嘴了,他們認為,應該是大吳國為了報復大燕國,故意定下了這樣苛刻的條件。
如果吳貨不能北上,大吳國也承受不住這樣的經濟損失,肯定會跟大楚國和解。
或者說,大吳國會跟高句麗國合作,但高樹汐不可能答應批發價是零售價的五倍的條件。
如果楊楓抗旨不遵,等同於謀反,楊欽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對燕州用兵了。
冀州突襲燕州,是第一步。
聯合高句麗國和倭國,聯合攻擊燕州,是第二步。
說服大荒國出兵,是第三步。
如此,則燕州必亡。
在歐元開的建議下,楊欽又給冀王楊錯下了一道聖旨,讓他隨時做好攻擊燕州本土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