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

皇宮。

楚風殿。

楊欽狠狠在龍案上拍了一下,怒喝一聲:“蠢貨,高樹泓這個蠢貨,真是氣死朕也。”

如果高樹泓就在眼前,楊欽一定會毫不猶豫地狠狠扇他大嘴巴子,再飛起一腳,將他踢翻在地,最後還得在他臉上狠狠踩幾下。

太特麼氣人了。

高句麗國與大楚國結盟,楊楓雖有吞併高句麗國之心,但只要高句麗國不背盟,楊楓就找不到出兵的理由。

可偏偏高樹泓愚蠢,不顧一眾大臣反對,非要捋楊楓的鬍鬚,擺明了是找死。

楊欽明白,如果高句麗國還在,等於是燕州的背後始終高掛著一把利劍。

若是此戰之後,這把利劍不在了,燕州就再無後顧之憂,不擔心會被前後夾擊。

“絕不能容許這個逆子再次坐大,來人,立即將歐元開宣入宮中。”

倪大勇立即應了一聲,趕忙派人去宣旨了。

海宇寸死了之後,楊欽便又找了一個太監貼身服侍自己,也就是傳說中的掌印太監。

倪大勇心裡明白海宇寸是怎麼死的,服侍著楊欽自然是小心翼翼,唯恐哪一天會步上海宇寸的後塵。

不過呢,倪大勇更明白,海宇寸雖然是死於楊欽之手,但真正殺死海宇寸的人卻是楊楓。

因為當時在楚風殿只有他們三個人,等楊楓離開之後,海宇寸就被楊欽殺死了,然後謊稱是海宇寸為了救駕。

楊楓的封地在燕州,會突然孤身去雒陽皇宮行刺皇帝嗎?

傻子都明白,這是莫須有的罪名,只不過是楊欽殺死海宇寸做藉口。

畢竟,任何一個朝代,殺死忠臣,或者說殺死忠於自己的人,都是滅亡之道,楊欽不會去揹負這個罪名,只能推給楊楓。

事後,歐元開裝模作樣地替楊楓“求情”,然後楊欽就“大度”地既往不咎,這場鬧劇就算是“圓滿”收場了。

可滿朝文武都是猴精的人啊,當然明白,楊楓不可能行刺楊欽,鐵定是父子爭鬥,楊欽落了下風,又不願自己丟醜的事情傳出去,所以才殺了在場的第三人海宇寸,暫且保守住了這個秘密。

至於楊楓會不會把這事說出去,楊欽就管不住了。

但以大楚國與燕州目前的關係,楊楓應該不會刻意觸怒楊欽的逆鱗,應該會保守這個秘密。

不一會兒,歐元開奉旨來到。

見禮之後,楊欽便將細作從高句麗國帶來的訊息對歐元開說了。

歐元開也是驚訝之極,直接來了一句:“高句麗國危矣。”

高句麗國危矣?

朕已經知道了。

楊欽微微皺眉:“愛卿,那高樹泓愚蠢,給了那逆子攻伐高句麗國的藉口。”

“此戰,不用多想,高句麗國必敗。”

“只是,朕不能允許那逆子再繼續坐大了。”

“不然的話,一旦那逆子再無後顧之憂,朕就算聯合大荒國,也未必能夠鉗制住他了。”

“所以,高句麗國絕對不能被那逆子滅掉。”

歐元開想了想,說道:“啟稟陛下,根據日期來算,只怕燕王殿下已經以此為藉口,發起了對高句麗國之戰。”

“海州被燕州所得,名義上也算是我大楚國的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