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逼虎出籠(第1/2頁)
章節報錯
沒幾天,楊欽就已經知道,他的計策再次失敗了,高樹泓重新登上高句麗王的寶座。
或許是有了免疫力,楊欽這次沒有生氣,也沒有砸硯臺什麼的。
鐵勒王,東瀛國,和高句麗王,連續三次的失敗,使得楊欽不得不承認,楊楓氣候已成,單靠大楚國只怕是難以鉗制他。
於是,楊欽再無疑慮,立即答應了大荒國的結盟。
高樹泓再次成為高句麗王,蕭奇峰當然不會放棄這麼好的談判條件,從楊欽手裡挖走了北匈奴和北鐵勒的地盤。
楊欽急於對付楊楓,便答應了這個條件,大楚國和大荒國正式結盟。
事成,蕭奇峰就拿著盟書,回大荒國覆命去了。
至此,高句麗國也徹底穩定下來。
北境各國的戰事,目前只剩下倭國和東瀛國,但一切都在楊楓的掌控之中。
但楊楓沒想到的是,蕭奇峰在離開雒陽之前,給楊欽出了一個主意。
其實,蕭奇峰的主意也很簡單。
倭國是大楚國的附庸國,倭國有難,大楚國須得出兵相助。
楊欽一邊派人前往倭國,告訴本田古樹,說是大楚國準備出兵倭國,與倭軍合戰東瀛國。
倭國與東瀛國本就勢均力敵,只要大楚國派兵相助,鐵定能贏。
而燕州呢,除非楊楓割據自立,不再聽從大楚國的號令,不然就不能再幫助東瀛國。
另一邊,楊欽直接通告天下,假稱倭王差人來雒陽求助,大楚國作為我國的主國,必須要出兵幫助倭國。
蕭奇峰這一計,也可以叫做逼虎出籠。
楊楓要麼只能坐視東瀛國覆滅,倭國會再次一統,要麼就只能主動跟楊欽翻臉,割據自立。
一旦楊楓割據自立,楊欽就有理由以叛國為理由,出兵討伐燕州。
大楚國與大荒國一起出兵,再加上倭國可以纏住燕州的部分兵馬,燕州必然會陷入不利的局面。
大楚國還會讓高句麗國出兵。
若高句麗國不出兵,等於是楊楓再多一條罪名。
至於維部,吐谷渾沒有了大楚國的後顧之憂,自然可以全力攻打維部,使得維部無法支援燕州。
甚至於,大荒國會分出一部分兵馬,與吐谷渾兩面夾擊維部。
而後,燕州就只能是孤軍奮戰,同時應對大楚國、大荒國、吐谷渾和倭國四個國家。
甚至於,大梁國也有可能會分一杯羹。
還有就是,鏖戰之時,不管是金諾,還是高樹泓,如何能放過這樣的復國機會呢?
讓他們兩個調撥兵馬,起兵反抗楊楓,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背後使壞,拖楊楓的後腿,金諾和高樹泓還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
總之,蕭奇峰這一計,可以叫做釜底抽薪之計。
卻說楊楓扶植高樹泓為傀儡高句麗王之後,就返回薊城了。
這一次出征,足足八個多月。
楊楓回到薊城的時候,楊淵已經一歲多點了。
從楊楓來到燕州之後,這一次的征戰時間,絕對是最長的一次了。
沒辦法,從薊城到海州,再去倭國,再回到海州,且不說打了多久,但是路上的時間就足夠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