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欽的一番招攬,兩個人都很滿意,但誰都沒把話挑明。

接下來,就是正事了。

蕭奇峰也不再繞彎子,將耶律太后準備跟大楚國結盟,南北遏制燕州的打算對楊欽講了,並言明這是他給耶律太后出的主意。

歐元開給楊欽出的主意,也是聯盟大荒國,共同瓜分燕州。

歐元開給出的條件是,將北鐵勒送給大荒國,換取大荒國出兵。

只不過,楊欽擔心,以耶律太后的野心,只給大荒國北鐵勒之地,她未必會答應。

若是換做楊欽是耶律太后,鐵定還會索要北匈奴之地。

這麼一來,大荒國與大楚國平分匈奴和鐵勒之地,兩國的騎兵才有可能會是棋逢對手,誰也不會遜於誰。

燕州之所以強盛,燕州鐵騎無敵天下,絕對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所以,不管是大荒國,還是大楚國,都希望能擁有一支強大如燕州鐵騎的騎兵。

楊欽裝作故意為難地皺了皺眉頭:“奇峰,朕也就不再跟你繞彎子。”

“楓兒與朕,再怎麼不和,畢竟是父子,都是楊家血脈。”

“這大楚國的皇權,不管是朕,還是楓兒,都是楊家的傳承。”

“縱然,朕敗給楓兒,於我大楚國的統治,並無影響。”

“可若是朕答應大荒國的聯盟,一起對付燕州,引異族毀我大楚國的根基,與自殘何異?”

蕭奇峰知道楊欽言不由衷,但楊欽剛才所說,著實也是無懈可擊的。

引異族對付自己的兒子,這事怎麼說都是楊欽不對。

一旦傳開,對楊欽的統治自然是很不利的。

但蕭奇峰早有腹稿,淡淡一笑:“陛下若是真的不在乎,只怕早在登基之日,就會將燕王殿下從皇太孫轉為太子了吧。”

“太子鎮守邊疆之地,在北境各國也是有過的,並不影響燕王殿下對燕州的掌控,對陛下的防備,對吧。”

“陛下既然不喜燕王殿下,自然不希望燕州過於強大,以至於威脅到陛下,或者說下一任皇帝對大楚國的統治。”

“不然的話,燕王殿下親率兵馬征討倭國,陛下又何至於下旨命其退兵呢。”

楊欽淡淡說道:“倭國乃是我大楚國的附屬國,對我大楚國稱臣,楓兒輕易對其用兵,朕自然不許。”

蕭奇峰打了一個哈哈,笑著說道:“高句麗國內亂,鐵勒支援高樹汐,大楚國支援高樹泓。”

“結果,鐵勒兵敗,高句麗國內亂自然應該平息。”

“但是,倭國卻橫插一腳,不顧自己的主國支援高樹泓,卻偏要支援高樹汐,只為海州之地。”

“單單此事,足以證明倭國違背了主國的意願,大楚國自然應該給他們教訓。”

“所以,燕王殿下接著出兵倭國,自然就無可厚非了。”

“反而,陛下降旨讓燕王殿下停戰撤兵,反而是讓人看不明白了。”

楊欽再次臉色數變,卻沒再說什麼。

蕭奇峰淡淡一笑:“陛下,請恕外臣斗膽一言。”

“陛下與燕王殿下父子不和,天下人皆知。”

“既然這樣,陛下對付燕王殿下又何須再遮遮掩掩,欲蓋彌彰。”

“如此一來,陛下縱然有天機妙計,只怕在執行方面也會是大打折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