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都是不惜一切代價(第2/2頁)
章節報錯
怒歸怒,楊欽還真是不捨得秦州失守,更是不能讓秦州有意外。
京畿之地往北,就是幷州和冀州,往西北就是秦州。
也就是說,一旦秦州失守,大月國的兵馬就可以直接進入京畿之地。
威武王府一戰,火器的陰影還在楊欽的心頭,沒有散去呢。
若是讓大月國的兵馬帶著火器衝進京畿之地,楊欽可不敢保證,京畿之地的兵馬能堅守多久。
若萬一守不住,楊欽要麼遷都,要麼調撥舉國的兵馬迎敵,要麼向燕州求救。
可不管哪一種辦法,都不是楊欽所想要的。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死守秦州,將大月國的兵馬擊敗。
擊敗大月國的兵馬,固然會使得楚軍傷亡慘重,但也不是沒有好處。
第一,秦州守住了,至少與大月國之間,能有一個緩衝帶。
第二,秦州與京畿之地,遙相呼應,對抗北面的燕州,也會更好一些。
第三,大月國的軍中有火雷,楚軍必然會有一定的收穫。
若是大月國軍中再有一些生產火雷的工匠,就更完美了。
即便沒有工匠,只要楚軍能得到一批火雷,楊欽相信,用不了多久,大楚國也能仿製出來,並開始批次生產。
只要能擁有火雷,楊欽的底氣就會十足,再也不會怕燕州和大月國了。
當然,這個主意,歐元開居功甚偉,幫助楊欽分析得很到位,使得楊欽下定了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向燕州再次投入了二十萬兵馬。
吐谷渾撤走十萬兵馬,但楚軍又追加了二十萬,等於是比原本的兵馬還多出十萬來。
一時間,秦州的戰場又熱鬧起來。
北境的戰事,基本上就集中在了秦州與吐谷渾兩個地方。
一方是大楚國與大月國交鋒,一方是秦州與吐谷渾交兵。
大荒國沒有動,也不敢動,因為耶律太后明白,燕州攻打吐谷渾,只投入了五萬兵力,顯然沒將吐谷渾放在眼裡。
如今的燕州,兵馬數量早就已經擴充到一百多萬。
因為燕州境內極其穩定,內陸各州郡的駐軍數量極少,幾乎八成的兵馬都是駐紮在邊境。
就說燕州與大荒國的邊境,就有五十萬大軍。
在熱兵器的問題得到解決之前,耶律太后不會輕易跟燕州動武。
最近,蕭奇峰終於給耶律太后送來了好訊息。
蕭奇峰找到了購買熱兵器的渠道,只是價格不便宜。
至於兵工廠,著實有難度,蕭奇峰還在繼續努力中。
兵工廠啊,耶律太后聽到這幾個字,眼睛都是冒光的。
若是大荒國真能有自己的兵工廠,以後再也不用懼怕燕州了。
所以,耶律太后給蕭奇峰下了兩道旨意。
第一,高價購買熱兵器,越多越好。
第二,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把西域的兵工廠搬過來。
只是,這兩道旨意的執行,都遇到難題了。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