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都是不惜一切代價(第1/2頁)
章節報錯
土城戰敗後,且德夫扶持了達古銳的幼子當上了吐谷渾的新王,大權自然就落在他的手中。
隨即,且德夫就傳下王命,將秦州的兵馬盡數調回,全力應對燕軍的進攻。
吐谷渾都快保不住了,再去佔領秦州,絕對是想死得快點。
於是,吐谷渾本土就陷入了燕軍與吐谷渾大軍的追逐之中。
燕軍的閃電戰讓吐谷渾的兵馬疲於奔命。
而秦州那邊,隨著吐谷渾的十萬兵馬撤離,秦州的戰況也發生了改變。
原本,是楚軍、吐谷渾軍和秦州叛軍三方聯手,共同敵對大月國的兵馬。
這三方聯盟的兵馬數量雖然是大月國的兩倍還要多,但奈何大月國有火雷,使得雙方的戰事能夠持平,誰也沒有佔據上風。
可吐谷渾的十萬兵馬突然撤出了秦州,楚軍和秦州叛軍的壓力就明顯增加了許多。
大月國則是猛一輕鬆,趁機發動了猛烈的攻勢,打得楚軍和秦州叛軍節節敗退。
在火雷跟前,城池之利就被弱化了許多,奈何楚軍和秦州叛軍沒有熱兵器啊。
訊息傳到雒陽。
楊欽自然是暴跳如雷。
曾經,是多好的機會啊。
秦王楊銘生出野心,主動攻打吐谷渾,更是不聽從楊欽的聖旨。
但燕州婉拒了秦州的聯盟,使得秦州陷入到了楚軍和吐谷渾兵馬的兩面夾攻之下。
秦王楊銘覆滅,楊欽就能收回半個秦州。
然後,楊欽再慢慢想辦法,將另外半個秦州也收回來,甚至於將吐谷渾一舉滅掉,一勞永逸。
可秦王楊銘竟然行賣國之舉,引狼入室,把大月國招惹過來了。
但是,秦州內亂,秦王楊銘也死於內亂之中。
剛開始,楊欽並沒有把大月國的兵馬放在眼裡。
楊欽覺得,在楚軍、吐谷渾軍和秦州叛軍的聯手進攻之下,大月國的兵馬肯定抵擋不住,會大敗而回。
但火雷的威力再次上演,大月國竟然以少量的兵馬,配合火雷,擋住了這三方聯軍的攻勢,使得秦州的戰事一度膠著。
吐谷渾撤兵,使得秦州的兵馬不足,無力對抗大月國。
秦州的叛軍,數量是有限的,無法再增兵。
所以,想要使得秦州的戰事恢復到之前的膠著狀態,大楚國必須再派十萬兵馬,將那個缺口補齊才行。
若是想要贏得秦州之戰的勝利,大楚國就得投入更多的兵馬。
秦州叛軍,首領是崔洪鑫,是崔家的人。
但是呢,崔洪鑫殺死秦王楊銘之後,並沒有宣佈重新歸附大楚國。
也就是說,崔洪鑫生出了一定的異心,想要學秦王楊銘,佔據秦州,聽調不聽宣。
這也讓楊欽頗為惱怒。
因為秦州的大旗只要還是大楚國的,楊欽就無法定性崔洪鑫為謀反,也就不能對崔家下手。
甚至於,一旦崔洪鑫真的割據秦州,崔家在大楚國的話語權就會大大增加,這也不是楊欽所希望看到的。
任何一個大臣,在朝中的話語權增加,皇帝只希望這個權力是他賦予的,可以隨時收回。
但崔洪鑫這樣的情況,相當於皇帝不得不從之,等於是被迫,被要挾,沒有一個皇帝會喜歡。
可不管崔洪鑫是什麼心思,總之秦州的兵馬是固定的。
楊欽想要擊敗大月國,就只能是從國內調撥兵馬前往,不然就等著秦州被大月國佔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