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從古到今,除了皇太孫之外,從沒有郡王轉為親王的先例。

也就是說,在楊顯的心中,基本上已經認定楊楓就是皇太孫的最佳人選。

皇室之中,很少有指定皇太孫的情況發生,只有兩種情況特殊。

第一,皇孫之中,有特別優秀的,足以服眾,讓大家都說不出反對意見。

這樣的情況下,皇帝對這個皇孫偏愛之極,就能順理成章地玉成此事。

第二,太子不堪,其餘皇子也沒有能接替東宮之位的。

無奈之下,皇帝只能從皇孫中尋找優秀人才,繞過太子這一關,直接傳位。

當然了,這兩種情況,在各國的歷史上出現的次數絕對都是鳳毛麟角。

第二種情況,各國曆史上,只有一例。

而第一種情況呢,就不止是一例了,但也不太多。

最關鍵的是,除非這個皇太孫後來犯下極為嚴重的過失,不然那太子繼位之後,是不能更改這個結果的,不然就是不孝。

太子以為如何?

楊欽的心有點亂,他的意見將決定此事成否。

如果楊欽同意,這事就定了。

指望大臣?

宗室方面有雒王,大臣方面有高炯。

指望御史?

特麼的,御史大夫是楊楓的岳父,蕭瑜會反對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楊欽不同意,那就必須要有充足的理由。

畢竟,楊欽與楊楓父子交惡的事,朝野之中無人不知。

楊欽拱手道:“郡王之妾妃比照親王,各國皆無先例。”

“如此一來,兒臣擔心,其餘郡王會略有微詞。”

楊顯冷哼一聲:“有何微詞?”

“若是大楚國的那些郡王,人人都能像楓兒如此,為大楚國立下汗馬功勞,朕亦可如此賞賜之,以示公允。”

楊欽忽然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錯誤,大楚國的郡王,能執掌一州之地的,只有楊楓和楊柏,其餘都是執掌一郡之地。

他剛才那個反對的理由,似乎像是替楊柏發出的,所以楊顯才會如此不快。

這麼一來,楊欽就不敢再說什麼了,立即拱手說道:“父皇英明,是兒臣目光短淺了,兒臣並無異議。”

只不過,楊欽低頭之際眼神中的不滿之色就更濃了。

當太子,實在是太憋屈了。

楊顯的臉色這才緩和下來,點了點頭:“既然太子無異議,此事便這樣定了。”

“任德江,擬旨,然後派人送往燕州,算是朕送給燕郡王的一份賀禮吧。”

“奴婢遵旨。”任德江一口答應下來。

就在這時,一個太監急匆匆跑進來:“啟稟殿下,靠山王派人送來四百里加急文書。”

四百里加急?

楊顯和楊欽皆是臉色大變,腦子裡冒出同一個念頭:燕州有變。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