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懸海外的流求島。

這幾年。

已經有不少情報人員滲透進去。

島內的一舉一動都在天眼組織的監視之下。

偽隋政權經過幾年的發展,打造了大量的海船。

將生活在山上的土著居民遷到平原地帶,教授他們從事農業生產。

並以武力征服了周邊島嶼,以及北部的琉球群島。

掌控人口二十萬餘。

看到楊氏政績斐然,宇文衍心裡其實還挺高興的。

流求和琉球群島雖然散佈海外,與大陸實為一體。

早在商周時期,甚至更加久遠的時代,就有沿海漁人泛舟至此。

隨著中原造船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渡海登島定居下來。

黃龍二年(公元230年)正月。

東吳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與諸葛直率領士兵乘船探求夷洲。

夷洲就是流求島。

由此。

流求及其周邊島嶼正式進入中原王朝的視野。

隨後,更多的漁民遷居島內,繁衍生息。

只不過,歷史上直到南宋時期,才將流求及附屬島嶼納入泉州府管轄。

在小皇帝看來。

楊氏在流求建立偽政權,對流求及琉球群島行使管轄權。

可以說,此地就算納入中原王朝的版圖了。

畢竟,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楊堅以前是大周隨國公的事實。

雖然叛亂後被誅,楊氏家眷被通緝。

但仍然是華夏百姓,大周子民。

能夠讓流求更早地納入中原王朝的行政管轄範疇,宇文衍自是樂見其成。

相當於委派了一個沒有名分的總管或刺史。

還不用朝廷花費一文錢。

有這種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這也就是他為何不急於出兵討伐的原因。

江西道,湖南道。

同樣在積極推行朝廷的各項政令。

除開驛站改造,官學、錢莊、鍊鐵高爐的建設。

開荒墾田,修路搭橋,改善交通狀況將是兩地官府的重中之重。

宇文衍多次提出:

想要富,先修路!

此話已經深深烙印在各地方父母官腦海中,也是官員考核的重要方面。

江西、湖南多山,不過水系發達,河網密佈,可以大力發展水運交通。

民生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