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進殿的是新羅使者。

見禮後。

獻上厚厚的禮單。

以及新羅王金白淨用漢字書寫的奏章:

“邊國小臣敬賀大周皇帝陛下,中原一統,四海昇平,臣等藩邦寡民亦得宗主,喜不自勝……”

通篇用極為謙卑恭順的語氣,恭賀中原王朝實現統一大業,並送上最誠摯的祝福。

數百年來。

半島三國皆為天朝藩屬,全盤接受中原文化,深受華夏文明恩澤。

文字,政治,律法,音律,醫藥,建築等各方面都是學習中原王朝。

看完奏章。

小皇帝臉色平靜,輕嗯一聲,示意使者入座。

要不是他有後世記憶,恐怕也會對如此懂事明理,還出手大方的屬國心生好感。

誰會想到這些新羅棒子就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

他們不是誠心拜服。

只是想借助天朝的強大軍事實力對抗高句麗和百濟。

如果有可能,最好是能夠滅了兩國

最終實現新羅霸佔整個半島的野心。

大周皇帝略顯冷淡的態度讓新羅使者心中一凜。

不過想想鴻臚寺的熱情接待,以及殿內朝臣看向他時露出的笑容,也就放下心來。

退到一旁的座位。

向東、西突厥使者點頭示意後,坐了下來。

第四位進殿的是南洋訶陵國使者。

來人是國王的長子,二十上下,身材偏矮,面板棕黑。

早在第一艘小型寶船初下南洋試航之時,訶陵國就已經主動向大周稱藩。

而後,得到大周朝廷冊封,宇文衍還御賜了金色天元橫刀。

訶陵國位於南洋爪哇島上,是能夠大力發展農業種植的一處寶地。

小皇帝對於此地格外重視。

不但留了十數人常駐訶陵,對爪哇島進行全方位地探索。

另外還設立了“大周使館”。

華夏商行和九洲商行都在該國設辦事處,管理南洋諸國商貿事宜。

“南海下國臣子敬拜大周皇帝陛下……”

訶陵國世子操著一口生硬的中原官話,向大周皇帝見禮!

“好,很好!”

“世子飄洋過海進京朝見,忠勇有嘉,朕心甚慰,封昭武忠義校尉!”

宇文衍龍顏大悅!

當初。

對訶陵國王的稱藩之舉他就甚是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