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四輪馬車(第1/3頁)
章節報錯
宇文衍也是希望將民間保留的一些機關術利用起來。
進行“木改鐵”的升級。
從而推動機械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前輩,為何長久以來,常用的都是兩輪馬車,卻鮮少有四輪車?”
小皇帝看向綦毋懷文,問起了馬車之事。
這才是他今天來的主要目的。
“回陛下,主要是兩輪馬車靈活,適應各種地形的馬路。”
“而且,車轅壓在馬匹身上,承受一部份馬車的重量,車馬一體,穩定性好,爬坡不打滑!”
“而四輪車對路面的平整度要求頗高,只適合平原地形行駛。”
宇文衍聽到這個解釋多少有些意外。
隨即追問道:
“不是因為四輪車不能轉向的緣故麼?”
說起這個問題,在後世網路上可是熱鬧得很。
有些崇拜西方的信徒堅信,是因為華夏先人的腦子不及西方人的祖宗。
始終沒能解決四輪轉向以及車輛減震的關鍵技術。
轉向問題解決不了,那麼四輪車就只能走直線。
所以,自古以來,直到清末,神州大地上的人們只能無奈選擇“技術落後”的兩輪馬車。
有些人甚至說,兩輪車馬匹不但要拉車,還要承擔馬車的部分重量。
而四輪車,馬匹只需要拉車就行了。
古人無能,讓拉車的馬受了幾千的罪!
說這種話的人就是些既無知,又喜歡站在道德至高點無病呻吟的聖母婊。
馬匹在古代有多珍貴,相信無須多言。
如果沒有一定的道理,華夏先人會如此不愛惜拉車的馬嗎?
究其原因,又是什麼呢?
相信看過那種手扶拖拉機爬坡時打滑,需要在機頭站一個人才上得去的朋友,就很清楚其中的道理了。
兩輪馬車其實是古人選擇實用,高效,能廣泛普及的結果。
宇文衍也不知道後世何時興起這股“諷古舔西”的妖風。
總之令人感覺噁心至極。
“四輪車可以轉向啊!”
“只需把一輛兩輪車的車轅接到另一輛的車軸上,這樣的四輪車就能轉向了。”
綦毋懷文嘴上回答,心裡卻納悶難道陛下不知道四輪車能轉向麼?
“哈哈,太好了!”
小皇帝聽了頓時龍顏大悅。
證實了這個訊息後的他心情甚是舒暢。
也就是說。
受限於地形、路面條件,爬坡不力等因素。
四輪車未能在神州大地普及開來。
而不是因為不能轉向,被迫接受“落後”的兩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