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那可真是建築神器啊!”

“它將以往的桔槔、轆轤、絞車技術融為一體,加上滑輪,鏈條,軸承,齒輪等零件的運用。”

“起吊、搬運重物輕而易舉,工匠、役力都驚為天人……”

說起這個工地上的“神器”,宇文愷不由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

“有用就好!”

“你讓工匠們好生總結經驗,把不足之處匯總,報給冶鑄工坊進行改進、完善!”

“是,陛下!”

諸位大佬聽得是一愣一愣的,沒想到陛下又鼓搗出新鮮事物來了。

聽宇文愷這個工部尚書說得神乎其神,紛紛表示散朝後就要去工地上一睹為快。

小朝會後。

諸位大佬全都跟宇文愷去了新都城工地。

宇文衍則去了華清宮。

小皇后,蕭婉兒,宇文娥英都在。

小皇帝講了幾個笑話,逗得眾人鬨堂大笑。

又陪大家聊了些輕鬆愉快的話題。

以此安撫木蘭心中的哀傷,助其早日從悲痛的情緒走出來。

大家一起有說有笑地用午膳。

返回上善殿後。

宇文衍換上一身便服出宮了。

墨言,王鷹,元氏兄弟四人伴隨聖駕,直奔冶鑄工坊。

綦毋懷文祖孫三人,以及吳公公聞訊早已候在了園區門口。

見禮後,一行人來到工坊辦公區域。

“前輩,‘鐵軌礦車’和‘塔吊’研製成功,實屬大功一件。”

“干將,冶子和參與工匠功不可沒,全都重重有賞!”

到了綦毋懷文書房,冶子親自奉上香茶,恭敬地站在一旁。

看向小皇帝的眼神中充滿了崇拜之色。

沒錯。

就是崇拜,眼中直冒光的那種!

他絞盡腦汁也想不明白,深宮長大的陛下為什麼會有這等天才設想?

特別是那“鐵軌礦車”,利用車輪內側一圈凸出的輪緣,正好卡在兩條鋼軌的內側。

使得礦車沿著軌道行進,輕易不會出現脫軌的情況。

一個礦鬥能裝載兩千斤上下。

平地上,一前一後兩人合作,完全可以推動連線一起的兩個礦鬥,效率直接提升二十倍。

哪怕是稍微有些坡度的路段,數人推動一個礦鬥,效率也比肩挑背扛高几倍。

“都是陛下的奇思妙想,他們不過是照圖索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