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還沒立國前。

王軌便追隨當時還是輔城公的宇文邕。

後來。

第二任皇帝宇文毓被堂兄宇文護毒殺,臨死前傳位於宇文邕。

王軌參與了誅殺權臣宇文護的行動,立下功勞,得以升官封爵。

又隨武帝出兵覆滅北齊,受封郯國公。

578年。

領兵大敗陳軍,俘獲陳朝名將吳明徹,立下赫赫戰功。

若不是宇文衍穿越過來改變了歷史走向,他在580年就被周宣帝宇文贇給殺了。

“老臣謝陛下!”

王軌今年六十有四。

見皇帝還想讓其更進一步,心裡清楚這是宇文衍念其扶持之功。

同時。

也是對他忠於大周,忠於皇室的認可。

“為大周南徵北戰的老將軍,就你年紀最小,可別怪朕狠心哦……”

宇文衍打趣了一句,眾人聞言也笑了起來。

大家心裡明鏡似的,對於小皇帝的“偏心”並無異議。

“東線下設四路大軍,以王鷹,來護兒為行軍總管,元威,李藥師作先鋒……”

宇文衍思慮片刻,說出了東路軍的安排。

這樣的用人著實大膽,不瞭解內情的一定會覺得他這是瘋了。

四人當中。

也就王鷹參加過滅齊之戰,以及隨韋孝寬伐陳時和元威上過戰場。

李藥師也隨軍了,但當時只有十歲的他只不過是個打醬油的小屁孩。

這還是小皇帝開後門,才讓韋孝寬頻上他去見見世面的。

二十歲的來護兒,更是戰場零經驗。

四人都是初次領軍,名副其實的菜鳥將軍。

其中,李藥師更是隻有十五歲。

和協助孫策平定江東諸郡時的少年周瑜同齡。

宇文衍和他們朝夕相處,一同晨練,對幾人的能力知根知底。

和來護兒也相處了一年時間,加上其歷史上的名頭,能力是有的。

小皇帝自認為他們武藝韜略不輸賀若弼,韓擒虎等人,差的只是經驗和機會。

一旦給其施展平臺,也一樣能打出赫赫威名來。

“陛下,何人為帥?”

宇文衍如此安排,卻是諸位大佬意料之中的事情。

可見他沒說行軍元帥的人選,王軌便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