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陳朝竟敢接納西梁臣民,屬實不把大周放眼裡,戰吧!”

尉遲迥虎目圓睜,鐵拳緊握。

“臣等推演無數,考慮過出兵時,西梁反水,不曾想蕭巖、蕭瓛二人如此心急……”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老臣還真希望陳叔寶硬氣點,收到國書後別慫!”

李穆和韋孝寬胸有成竹,餘生唯一期盼的事或許就是南北統一了。

自古言戰,講求師出有名。

國家統一。

本就佔據大義,唯成敗論英雄,無人敢有非議。

陳朝若是不理會國書上的合理正當要求,正好給了大週一個出兵的理由。

戰爭的導火索。

往往是由無關痛癢的小事扮演,有的是突發狀況,有的是人為製造。

“陛下,臣亦力主出兵。”

“但戰爭無小事,需做最壞的打算,一旦久戰不決,該如何應對?”

樂運此時說這樣的話有些不合時宜,卻讓亢奮的眾人冷靜了下來。

也就他這種抬著棺材上朝也要勸諫周宣帝的主,敢於潑這樣的冷水。

宇文衍聽了,開始也有幾分不悅。

實現統一大業。

就應當有一往無前,無所畏懼的氣魄。

有兵鋒所指,摧枯拉朽的必勝信念。

可轉念一想,他說的也沒錯。

戰爭無小事。

一旦陷入持久戰,剛剛喘口氣的萬千百姓又將回到苦難當中。

“承業,每次推演你都在場,以我朝實力,絕無不勝之理。”

“再說了,凡事無絕對,逢此數百年未有之機遇,何須瞻前顧後。”

“一個字,幹他孃的……”

尉遲迥不樂意了。

作為戰場上的猛人,他最見不得婆婆媽媽那一套。

“蜀國公,你那是四個字!”

樂運沒好氣地回了一句,卻是沒和他爭辯。

“你甭管幾個字,兩個字也是幹他孃的……”

兩人對話引得眾人鬨堂大笑,原本有些嚴肅的氣氛一掃而空。

“鄖國公,申國公,你們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