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的權力爭鬥,就像是吸食毒品。

明知道是錯的,卻又欲罷不能!

眼下。

東、西突厥就處於這種狀態。

大周在宇文衍和長孫晟的操盤下,坐山觀虎鬥,穩坐釣魚臺。

沙缽略和阿波之間打生打死,誰也沒佔到什麼便宜。

他們戰亂不止,第二可汗庵邏和步離可汗卻是堅決不摻和。

叔侄二人緊守自己的地盤。

在張家口大境門愉快地和大周商人進行貿易。

用牲畜和毛皮換取中原的絹帛,食鹽,烈酒,茶葉等日常用品。

步離可汗所部,掌管燕山、陰山北麓一帶的草原。

牙帳位於漠東,燕山北面的壩上草原。

與大境門接壤,可謂是近水樓臺。

良好的區位優勢,使得各部落與內地的貿易尤為繁榮。

貴族們在大境門購置房產,店鋪,進行商貿活動。

其子弟經常跑到大境門消費,享受生活。

對於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庵邏所部。

幾乎每天都有商隊從大境門出發,前往漠東北進行貿易。

當然,庵邏所轄各部,也有貴族的商隊直接前往大境門。

突厥所依賴的遊牧經濟,極大地限制了他們的發展。

氣候變化,雨水多寡,都將直接影響遊牧收成的好壞。

長期乾旱,或是一場雪災,就能給遊牧經濟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正是這種單一的,薄弱的經濟形式。

使得遊牧民族不得不走上搶掠,擴張的道路。

而成規模,速度快,機動性強的騎兵,就成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底氣。

不論是匈奴,柔然,突厥,還是後來的契丹,蒙古。

都是倚仗強大的騎兵縱橫天下,打下廣袤的疆域。

但是這種強大卻不能延續太久。

貌似強大的草原霸主,在中原王朝的打擊下,最終也逃脫不了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命運。

歷史上。

遊牧民族政權也就成吉思汗牛逼了一把。

那也是碰上重文輕武,積弱一朝的趙宋。

要是宋朝也有漢唐的軍事實力,成吉思汗或許就真的是隻識彎弓射大雕了。

沙缽略可汗對於庵邏和步離可汗隔岸觀火極為不滿。

多次要求他們出兵,一起對抗阿波可汗。

叔侄二人每次都回復同一句話:

突厥人不打突厥人!

沙缽略恨得牙癢癢,卻又無可奈何。

也不敢逼得太狠,生怕他們也翻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