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往矣(九)(第1/2頁)
章節報錯
昔往矣九)
======================
“沒有時間了……”
靈霄從沉思中忽地驚醒,疑心剛才聽到的那句嘆息是真是幻。他抬眼看去,一室燭光中,毓秀掌門也猶自出神。
雨落山中,彷彿珠箔懸於雲崖之間,倏爾閃過的雪亮光芒,照過那連成一線的水珠,宛如銀燈。靈霄想起太微山的雨,和那裡終年繚繞的雲霧一樣,如絹如紗,沾衣不見。至於這毓秀,無論一年中什麼時節,雨水中總帶著揮之不去的凜冽。
正清掌門親赴毓秀山密會,怎麼看都是一副離奇光景,但也正是為了避免出行儀仗的繁瑣,繞開仙門大派交遊時必然會驚動的無數個耳目,他才會在這隱秘時刻前來。
說到底,他們之間商議的內容,本來也不適合讓旁人知曉。
淵山鎮魔,這在仙門中傳承的責任,在人們心中已經近乎一樁傳統。六百年間,每次鎮魔都如常進行,縱使總會有犧牲者,有瑤山的劍修,也有其他門派的弟子,但是到最後一切仍是按部就班,從未脫軌。
霜天之亂的兇險慘烈,相隔太過久遠,歲月流逝,數百年間妖族的低迷光景,讓很多人淡忘了他們當初在六派盟約中的作為。
靈霄並不在其列,年少時他就熱衷於仙門的史料,修行餘暇,常常抱著這些雜記下飯,他自創的一門能夠懸停書卷、防塵防沾染、自動翻頁的小術法至今還在藏書閣中很受歡迎——當上掌門之後,他就把自己的署名匿去了。
他當時最好奇的一件事是,為何在名義上統禦三部,貴為妖族之首的王庭,如今會是這副不問世事的模樣?多年以來,仙門勢強,妖族勢弱,有些修士把它當作天經地義,但愛琢磨的靈霄不會理所當然地這麼想。
僅僅是任由弟子們借閱的書冊中的記載,已經足夠讓他窺見六百年前驚心動魄的歷史。當年鳳凰陵空在位,又逢天地靈氣大盈之期,王庭煊赫一時,雖不曾真正與仙門為敵,依舊帶來了無可比擬的壓迫感。之後霜天降臨,仙門與妖族不得不聯手對抗魔潮。天魔最終被封印於淵山,盟約中,仙門六派將負責定期鎮魔,將靈氣歸還於三部。
關於王庭當時在淵山做了什麼,書中並不會細說,不過從盟約內容倒推因果,王庭必定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
從這些記述中,靈霄一直覺得王庭這地方示人以弱,暗藏玄機,頗有詭譎之處。他對待王庭戒慎的態度,也常讓同輩弟子覺得他太過古板。
饒是如此,他以為自己早有預計,可當他接任正清掌門,得知了不傳之秘時,回頭發現,他當初還是想得太簡單了。
淵山,這座被布設下無數陣法,打造成用以封鎖天魔的容器,可說幾乎完全出自陵空的手筆。
仙門中自然也有人通曉陣法與構造,但這不是一個可以容人花費漫長歲月,反複研習嘗試,細心雕琢的作品。天魔之危,懸於眾生頭頂,魔潮每一日都在擴散,這個封印必須要快,要穩妥,而且沒有第二次機會。
在正清的記載中,陵空從最初就定下了利用王庭那節制天下靈氣的慧泉來壓制天魔,削其威勢,再行封印的計劃。在陣法一道有所研習的修士都清楚,這種環環相扣的縝密構思,務必得有一個絕對的主導者掌控局面。除陵空之外,再也沒有哪個能穩壓當世同道的大師,他當仁不讓。
處於這個位置,背負的壓力沉重到難以想象,但這一切似乎並沒有讓陵空感到為難。構造淵山時,十餘名熟諳陣法的仙門修士與之共事,這差不多也是他們這輩子唯一一次能夠接近陵空的機會。事後,在寥寥幾筆關於陵空本人的記述中,活到戰後的筆者不約而同地用了相差無幾的形容,心高氣傲、唯我獨尊、目下無塵……讀到這些,大致也可以感受到這位鳳凰給他們留下的陰影。
然而大難當前,他們能將生死置之度外,信心卻是最難得的——這樣做下去真的行麼?我多花的這一天推演的功夫會浪費麼?倘若最後依舊不成怎麼辦?誰來擔起這無數性命的重量?
對這些說得出來,和更多未能宣之於口的疑問,陵空統統以粗暴的方式作答:怎麼你們這些手下敗將還敢不信我?我說的就不能有錯!
因此,雖然被催著晝夜不停地推算,連軸轉趕工,稍有差錯就要挨罵,眾人之間計程車氣仍舊高昂。
偶爾也有人看到陵空言笑無忌,率性而為的一面。淵山封印落成前夕,一名修士因太過擔憂而靈脈渙散,因為裝作無事裝得太像,同儕們都沒注意到,陵空卻發覺了,半夜專門過來察看他狀況。修士也顧不上對方是不是仙門的死對頭了,含淚問他,此事究竟有幾分把握?
陵空稍加思索,答道:三分吧!
修士:“……”
面對焦慮得快要暈過去的修士,陵空毫無憐憫之心地哈哈大笑,末了說道:先能把天魔制住就行,別的以後再說吧。
修士問:那以後怎麼辦?
陵空道:以後出問題了,後人自己想辦法。我還能管他個千秋萬代啊?
把人嚇唬了一通,陵空輕松地走了。不知是不是算是被用了一劑猛藥,物極必反,修士頑強地爬起來,堅持到了封印結束,又活到了能夠撰寫記述的戰後。
事後才知,陵空在返回深泉林庭後不久就病逝了。先前他動用秘儀阻擊魔潮,那一夕之間化為雪白的芳海,是如今少有的未受侵襲的清淨之地,而他也身負重傷。此後強撐病體,依然威勢赫赫,竟無人察覺他命不久矣。
至於淵山封印成效如何?只看此後的六百年裡,它如常運轉,次次鎮魔從未發生差錯,確實完美無缺地擔起了被交付的責任。
而對仙門而言,淵山潛在的危機乃是逐漸顯露。起初,誰也顧不上擔心其他,只要能把天魔封印好就行了;隨後數次鎮魔,將靈氣歸還天地,也未能改變世間昃期的情形,這也不是問題,剛好也能遏制妖族的勢頭;再然後……就越算越不對了。
天魔,盡管誰也看不透它的本質,但它攜有冠絕當世的龐大靈氣,這點不言而喻。每次鎮魔,即是擊敗它在封印精密設計的構造中滿溢的靈氣所形成的實質,削除其力量,使凝結的靈氣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