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 這不符合自由市場規律(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鵬道:“其實外國企業如果真的併購了我國車企,只要把研發、生產、銷售、售後等整個價值鏈全放在龍國那也是無所謂的事情,但是就怕他們利用我們國家的技術能力和供應鏈體系再結合西方的市場保護做他們自己的品牌直接起量搶佔市場。就像大眾和小鵬合作的兩款針對他們本國市場的車型就是如此,用我們的技術他們的品牌佔他們自己的市場。這也就是西方車企的打算。他們全力打擊我們的汽車產業加速一些車企的困境再進行收購。不過我們國家也不傻,應該會退出併購規定限制核心技術的。”
亞爾弗雷德道:“這樣限制不符合自由市場規定啊!”
蕭鵬翻了個白眼:“別提什麼自由市場規定,當年我們搞合資的時候也是希望用市場換技術,可是市場我們拿出來了,技術呢?你們西方的車企最核心的技術是永遠不會拿給合資企業的!像什麼整車的整合控制、發動機管理系統、自動變速箱控制單元等技術從來沒有任何一個車企給我們的合資公司,只能靠我們自己研究。ngo商業行為角度來看我絕對不能說西方車企錯了,畢竟教會徒弟餓死師傅,自家的本事憑什麼要分享?一樣的道理,那我們的核心技術也會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但是這個事情如果單憑市場行為很難做得到,一個車企真的活不下去那是什麼事情都能做得出來,所以這個事情應該是國家建立和引導汽車企業的合併與收購體系,嚴格控制核心技術外流。同時深拓帶路市場。”
一邊的唐納德道:“龍國工業的絕招就是‘規模化’,生產一千萬臺和生產十萬臺的成本是不一樣的。這才是你們最大的武器。”
蕭鵬點頭:“就是這樣。這個星球上有一個技術擴散的規律。”
亞爾弗雷德不解:“技術擴散規律?”
唐納德道:“自從工業革命之後,沒有一項技術創新可以被一個國家永久壟斷,早晚都會擴散到其他國家。否則也不會持續愛你世界霸主的更替對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才的不斷流動。比如德國,當年為了完成工業化不斷花大錢從英國挖工程師。你看,技術遲早會溢位的,哪一個國家的潛在國力主要就是看國家規模,因為規模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所以這個星球上的霸主從開始時候荷蘭這樣的小國,再到英法,最終成為蘇聯和漂亮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人口、國土面積都是影響發展的重要因素。最好的例子就是加拿大,雖然國土夠大,但是因為人口不足就很發展足夠強大。”
亞爾弗雷德不解:“按照你的說法,今後只有印度能衝擊龍國啊。”
“印度短期內還有點兒難度,因為人口素質有點兒跟不上,而且國土面積相對較小,估計半個世紀內是沒有什麼戲,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個星球上人口最多的三個國家應該就是未來世界上最強的三個國家。”唐納德說出來自己的觀點。
蕭鵬聽後笑了起來。
唐納德不解:“我說錯什麼了?你笑什麼?”
蕭鵬道:“如果按照你的說法的話,法國真的潛力無限!”
唐納德思考片刻回過味兒來,也跟著一起‘哈哈’大笑起來,只有亞爾弗雷德一臉鬱悶。
他們笑什麼?
對法國來說,好訊息是:生育率一直穩定攀升;壞訊息是,那些拼命生孩子的基本上都是黑人和阿拉伯人。
‘法蘭西斯坦’可真的不是單純的笑話。
最誇張的是在巴黎曾經發生過一次遊行,而遊行的是黑人群體,遊行內容是:‘白人滾出巴黎’。
為什麼法國極右翼的勒龐很有可能問鼎總統寶座?
老百姓受不了了啊!
相比起來德國真的比法國務實的多。
‘脫鉤’、‘制裁’天天喊,同龍國的貿易額年年增長,屬於標準的‘嘴上喊不要身體很誠實’。
蕭鵬道:“行了,別在那裡杞人憂天了,一個國家的國力再強也做不到‘通殺’,你要發展優勢產業就只能放棄一些產業,這就是機會。就像我在厄利垂亞,就是利用自己的地理優勢賺了一點兒我們國家看不上的錢,國家吃肉我喝湯,厄利垂亞也是跟著賺錢,瞧,這日子不是還挺不錯的嗎?”
“蕭,我認真問你一個問題可以嗎?”亞爾弗雷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