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誇張的說,在那時候哪怕是一個專門給皇家籌備衣服的家族那都是需要老百姓膜拜的存在!

除了這些高階貴族外,還有中低階貴族姓氏,基本上分為兩種,一種是江戶時期就定型的武士姓氏,另外一種就是舊貴族的領地姓氏。

當年那些武士的‘苗字’留下來當姓氏的就是這些中低階貴族姓氏,就是什麼德川、織田、武田、毛利、上杉之類的,也就是說現在如果一個霓虹人姓氏裡和歷史上的武將一個姓,基本上就是這一撮裡面的。

別覺得這些姓氏好像已經很低了,在明治維新之前,全霓虹國有姓的人還不足8!如果有個人有姓氏,哪怕他已經窮的吃不上飯那也是貴族。

有姓的人還能吃不上飯?

答案是真能!

誰能一直闊下去?劉備都去賣草鞋了不是?

按照他們的法規,如果一些武士被賜予‘苗字’,他們的後代名字裡可以用苗字的。比如說德川家康,全名叫做‘德川次郎三郎源朝臣家康’,‘德川’是苗字,‘源氏’出身,叫家康。他的後代就可以一直用‘德川’這個苗字為姓。

哪怕是混的不好變成了種地的農民,他還是可以叫‘德川xx’,只不過這個苗字不入戶籍。

但是儘管不入戶籍但是他們依然會這麼做。

用這個苗字代表‘老子祖上闊過’。

說起來當年霓虹國老百姓對自己有姓氏這事兒可並不是覺得開心的事情。

霓虹國百姓有姓氏是霓虹國明治維新之後兩次法令的結果,一次是1870年,一次是1875年。

為什麼要頒佈兩次法案呢?

第一次頒佈後,老百姓響應寥寥。

那時候霓虹國老百姓都覺的:我靠,好事兒能輪到我們這些屁民?甚至還流傳出天皇制定這個法案是為了徵收‘姓名稅’,然後大家就都不去主動登記姓氏,於是五年後政府開始強制執行,這樣霓虹國老百姓才有了姓氏。

但是對這個事情大家依然非常牴觸,於是就有了‘野比’、‘田邊’、‘田中’、‘井上’、‘長根’、‘豬鼻’、‘豬毛’、‘豬爪’、‘肛門’、‘上床’、‘醬油’、‘獅子王’、‘牛丸’、‘肉丸’、‘我妻’之類的亂七八糟的姓氏。

當然,大多數人的姓氏還是很普通的,比如說很多人就用所在地名做姓氏。但是這也造就了另外一個問題:很多貴族也是用所在地名做姓氏,這就導致那些貴族後代現在沒法用姓氏來裝x了。

還有人就是用職業來做姓氏,比如說‘豬鼻’、‘豬毛’、‘豬爪’之類的姓氏基本上都是來自於屠夫。

當然,也千萬別因為一個霓虹國人有個貴族名字就上去巴結他她),現在在霓虹國改姓氏是很輕鬆的,隨隨便便就能改個貴族姓裝x。

在現在的霓虹國,在哪裡能看到最多的貴族姓氏?

三個地方。

一個是牛郎店——那些牛郎的酷炫吊炸天的‘花名’基本上都是貴族姓氏;還有一個就是影音店,那些愛情動作電影的‘花名’也基本上八成以上是貴族姓氏。

現在島上那些八千新幣大約1750人民幣)一晚上的拍過片的霓虹國動作女星們,如果帶著自已的藝名穿越到150年前?

很多都是一提自己名字就要跪一片的存在。

現在也跪?

那是看姿勢的好吧。

只能感嘆一聲——大人,時代變了啊!

還有一個能看到貴族姓氏的是哪?

國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