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人為什麼想盡辦法也要給自己一個‘氏’?

‘氏所以別貴賤,姓所以別婚姻’,說通俗點就是有了氏的地位高。

一個人叫王狗蛋聽起來就讓人無語,但是如果給他加上個‘公爵’頭銜呢?是不是聽起來就一樣了?

反正差不多就是這麼個意思。

‘攀親戚’這事兒全世界通用。

就像劉備,天天喊著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漢高祖十六世孫,比漢獻帝還要高一輩。可中山靖王一輩子就是在找女人打撲克造小人,子孫加起來一百二十餘人,閨女不計其數。誰特麼的知道他說的是真的假的!那年頭又沒有個dna驗一下。

但是就這麼個賣草鞋的就敢說自己是漢室正宗‘光復漢室’拉起隊伍打天下!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只要敢吹一切皆有可能。

洪秀全還是上帝的二兒子呢!

孔家確實出了一個聖人,也出了孔繁森等值得尊敬的人,但是同時也是‘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二臣’,呂布‘三姓家奴’被罵到了今天,而孔家連續向二十五朝低頭稱臣放到整個龍國曆史上也是獨一份!

宋朝未滅先投降金國;蒙古人來了又投降蒙古;明朝未滅先降清朝整個族人剃髮表忠心;清朝末年又開始供奉外國皇帝……

或許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才能延續到今天。

事實上到了今天孔家子弟也不一定是孔家人,不姓孔的反而有可能是孔家人。

事情是這樣滴:首先呢,在孔子出現後至今的絕大多數時間內,孔家都是家奴無數富甲一方的存在,有些人為了依附孔家改姓成了孔家家奴傳承了下來。而另外一件事情就比較可笑了:一個家族大了肯定有窮的有富的,孔家也有很多分支窮困潦倒混不下去。但是孔家祖訓有禁止本族人壓榨本族人的規定,說白了就是姓孔的不能為姓孔的幹活。很多窮親戚為了活下去幹脆就改了姓來規避這個家規。

瞧,連延續了兩千多年還出了一個聖人的孔家都這個德行,龍國老百姓還有幾個拿自己的姓氏說說事兒的?

所以龍國人壓根就不提什麼宗族論、血統論。哪怕是最講究宗族的南方地區,他們也最多說我們都是一家人,不會說我們祖上出了誰誰誰。

那不是純傻x嗎?

但是霓虹國不一樣,他們是真的拿祖宗說事兒。現在霓虹國還有不少整個家族就幾個人但是還要堅持‘貴族榮光’的。

比如說霓虹國有個女跳高運動員叫‘我孫子智美’,‘我孫子’這個姓就是標準的貴族姓氏,來源自天皇皇宮!

這個姓氏起源最合理的解釋是:出宮的天皇分支後裔去了千葉的阿比古,而在霓虹語裡‘阿比古’和‘我孫子’發音一致,最後變成了這個姓氏。

就是以地名為姓。

現在霓虹國最牛的是那一家沒姓氏的。

也就是天皇一家。

1875年的時候,霓虹國頒佈法令規定所有人必須要有姓氏,可以亂編但是不能沒有,但是天皇那是‘神的後裔’,神哪來的姓氏?

而其餘姓氏階級其實也是按照距離天皇遠近來分的,離著天皇越近姓氏等級越高。在霓虹國有‘家格’一說,說白了就是家族的等級。他們的家格一共六個級別,每個級別做相對應的官職。

最高階的姓氏自然是‘五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