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鵬在外國那麼久看了不少地方,他現在有一個結論。

在‘民生’這方面,龍國就算不是世界上最頂尖的也絕對是第一梯隊。

現在的龍國是兩條腿走路:一邊是高價的收購糧食刺激國內糧食生產,確保龍國的人均糧食產量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而另外一方面則大量進口國際低價飼料糧來增加龍國的肉類產量,讓老百姓吃的滿嘴流油心寬體胖……

而支撐這一切的靠的是什麼?

錢!

和印度做個對比就行,難道龍國人天生飯量就是印度人的兩倍以上?

除了這一個理由之外真的無法解釋兩國的糧食產量和進出口數量如此異常。

事情就是這樣:龍國進口糧食不代表國內缺糧;印度出口糧食不代表印度糧多。

老祖宗都說‘民以食為天’,龍國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統治者的第一要務就是要讓老百姓吃飽了肚子!

別看龍國天天呼籲節約糧食,這並不是因為缺糧,而是龍國在‘吃’這方面連萬分之一的險都不願意冒!

考慮一個國家的糧食安全水平,單憑簡單點糧食進出口數量資料來看是看不出來的,而是應該從老百姓的腰圍和體重上去判斷!

別看印度人天天喊著他們是‘超級大國’,天天說他們肯定超過龍國,說他們現在年輕化能吃到人口紅利之類的。

誰信誰傻x。

所謂的‘人口紅利’真不是人多就是‘人口紅利’,一個平均年齡五十多歲的國家能不年輕化嘛……

印度這個國家真的是窮,全方位的窮。

那為什麼很多人卻覺得印度是個‘超級大國’?

吹的,吹牛吹多了自己都信了那是真的了。

還記得有個黑框眼鏡天天拿著扇子的胖公知說他最喜歡的國家是印度,說喜歡印度的平和。原話是:‘印度整個社會的平和,到處看不到警察,然後貧民窟那麼大但是犯罪率很低,幾乎見不到小偷’、‘乞丐眼神中都很平和’等等等等。

反正從他嘴裡的印度是什麼樣子呢?之所以他們戰爭輸了是因為印度性格平和不愛打仗,說他們國家以佛教為主所以平和,說他們因為平和連奧運會的獎牌都不爭不搶;說印度人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說街上很少看到警察也沒有小偷……

印度人聽後都震驚了:這樣的印度在哪裡?我也想去!

印度人不愛打仗?幾次印巴戰爭?出兵吞併錫金,周圍鄰居打了一圈!

印度人以佛教為主?現在去印度看看還有佛教嗎?那邊可是官方滅佛!

他們去奧運會不搶金牌是因為不想搶嗎?說他們夜不閉戶……

這倒是真的!

因為大量的印度人壓根就沒房子!

他們就住在街上!

不過想一下那個胖子倒是也能理解,他這個人嘛,去了加拿大說那麗福利高人們有禮貌;去了英國就說英國人有風度很紳士,去了霓虹國說那麗人們謙虛街道乾淨,不過對他生活那麼久的北都?他嘴裡沒有一句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