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盧卿涵的問題蕭鵬笑了起來:“這個問題更好回答。世界穀類糧食出口第一大國是漂亮國,那麼第二和第三是誰你知道嗎?”

“誰啊?”盧卿涵問道。

蕭鵬道:“第二是東烏,第三是印度。你瞧這倆國家的名字,哪個不是窮的尿血?這越窮越賣糧。老百姓都沒飯吃卻忙著出口,這不是‘飢餓出口’是什麼?”

盧卿涵不解:“東烏不是正在打仗嗎?他們這樣子還出口那麼多糧食?”

蕭鵬道:“不然呢?原來他們還可以收個天然氣過路費,現在他們指望什麼賺錢?就只能靠著糧食唄。不過也因為賣糧食所以他們現在在歐洲才不好混。”

“嗯?”一邊的陳芸不解問道:“這是什麼意思?他們的糧食救了歐洲怎麼能說因為糧食他們不好混呢?”

這話她說的沒錯,現在歐洲物價飛漲通貨膨脹嚴重,尤其是糧食供應出了很大問題。而東烏的糧食緩解了他們很大的問題。

蕭鵬笑道:“歐洲其實真的很重視東烏的糧食,因為戰爭的緣故,黑海被封鎖東烏的糧食運不出去,所以他們就搞了一個‘團結通道’專案,就是糧食不經過海運而是透過波蘭等東歐國家陸地通道。而當時歐盟為了解決歐盟內部缺糧的問題於是給了東烏糧食免稅免檢的待遇。哦,它們的官方說法是‘為了團結’。”

“開始這個辦法確實不錯,緩解了歐洲的糧食危機,但是隨著他們的隨著歐洲對糧食的需求越來越大,東烏對糧食出口換外匯的要求也越來越大,而物流就跟不上了,於是大量的糧食被困在波蘭。出現這個情況開始東烏看到自己的糧食賣不出去於是直接在波蘭進行銷售。波蘭這個國家本來糧食就比較貴,而東烏糧食價格本來就便宜還免稅,直接把波蘭糧食市場給衝了個稀巴爛把波蘭本地農產品擠出市場!這也導致波蘭農民直接活不下去天天鬧事。波蘭一看也怒了,我本來街道給你,你卻直接住我家不走了?於是波蘭直接拉著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斯洛伐克等國——也就是‘團結通道’參與國一起搞了個糧食禁令,禁止東烏糧食再經過他們國家。這個事情也導致歐盟內部態度極度分裂。”

陳芸聽後恍然大悟,然後好奇問道:“那麼德國什麼態度?這樣他們該著急了吧?”

蕭鵬笑道:“是啊,原來德國在這個事情上還能賺錢的,就像當年俄羅斯天然氣進入德國他們轉手賣天然氣一樣,開始他們也透過轉賣糧食賺了不少,所以他們也想找波蘭人商議一下,但是波蘭人剛剛被德國人侮辱成啥樣?他們還記著仇呢!壓根就不鳥德國!”

盧卿涵好奇問道:“德國怎麼侮辱波蘭了?”

蕭鵬笑道:“這個事情說起來也很有意思:當時戰爭開始的時候,波蘭人其實並不想援助東烏,他們的援助態度很消極。而德國也不想看到波蘭還有強大的武裝於是他們就找到波蘭提議咱們簽訂個武器互換協議,波蘭原來是華約國家,軍隊裡配備的都是前蘇聯時期的武器,德國人就說:這樣,你把你們的蘇聯武器援助給東烏,你們每援助十輛坦克我救給你們一輛先進的豹二坦克。”

“波蘭一聽這是好事兒啊,他們的武器也確實需要更新換代這是個清庫存的好時候,於是他們直接援助了東烏二百輛t72坦克,然後去找德國要豹二坦克。結果德國那邊直接給他們吃了個閉門羹,說我確實跟你們說好了這個協議,但是咱們還沒有確定日期啊。我還沒準備好你怎麼就援助了呢?你們這就像比賽跑的時候搶跑一樣!於是德國就打算賴掉這批豹二坦克,波蘭直接就怒了,兩國為了這事兒一番唇槍舌劍後德國也覺得理虧,於是就給了波蘭一批老式的‘豹一’坦克,這不是侮辱人嗎?所以波蘭乾脆收都沒收,直接讓德國給了東烏,結果沒過多久,這批坦克卻被東烏退給了波蘭。”

聽到這裡盧卿涵不禁問道:“為什麼?東烏不是缺少武器嗎?”

蕭鵬給出答案:“因為德國人給波蘭的這批‘豹一’坦克竟然是壞的,東烏讓波蘭把坦克修好了再給他們。”

盧卿涵一個沒忍住直接笑了出來:“這也太坑人了吧?”

蕭鵬點頭:“所以現在歐盟對東烏態度那麼撕裂,就是因為一些國家慷他人之慨,另外一些國家則擔心引狼入室。而東烏能做的則是竭盡所能賣糧食換外匯,這幾年因為戰爭老百姓餓生活水準大幅度下降,但是他們依然玩了命的往外賣糧食,出口量直接衝到了世界第二!這對一個戰爭國家來說是很難讓人理解的事情。”

盧卿涵恍然大悟:“這就是‘飢餓出口’對吧?”

蕭鵬卻搖了搖頭:“他們?他們還不算。”

“這還不算?”盧卿涵一愣。

蕭鵬點頭:“沒錯,他們不算。真正的‘接觸口’是我們的鄰國印度!”

盧卿涵一愣:“印度?”

蕭鵬點頭:“我們在北非、中東一帶吃的基本上都是印度糧食,他們的大米和小麥在那邊可以說是橫掃市場。如果說西方國家用糧食控制了非洲,那麼印度人就是用糧食控制了中東,印度人口在阿拉伯國家犯罪率可不低,說他們是‘治安隱患’也不為過,但是即使如此在中東各國印度還是最大族群,原因就是因為印度有糧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麼誇張嗎?他們出口了多少糧食啊?”一邊的陳芸驚訝道:“我一直以為印度人很窮啊,不是說那邊滿馬路都是乞丐一群人窮的要死嗎?他們自己人都不夠吃怎麼是世界上第三大糧食出口國呢?不是搞錯了吧?”

蕭鵬打了個響指:“這還不是最神奇的,最神奇的應該是印度的糧食產量大概只有龍國的三分之一。”

陳芸不明所以:“這有什麼問題嗎?”

蕭鵬解釋道:“印度擁有整個亞洲境內最好的農業生產條件,整個國家基本上都是平原地帶,而且還處於印度洋暖溼氣流的覆蓋範圍內,整個國家的降雨量十分充沛,咱們國家只有16.13的土地適合耕種,而印度呢?全國超過51.61的土地適合農業!”

“而且那地方真的是天生糧倉!他們那裡的全國年均降雨量高達1200毫米!他們的官方把年降雨量低於750毫米的地方稱之為‘乾旱地區’,這是什麼概念呢?咱們的魚米之鄉湖廣地區一年的年降雨量也就是八百毫米左右,如果按照印度的標準來看之時剛剛擺脫乾旱地區的貧困線而已,印度的環境說是老天爺追著餵飯都不為過,可是就這麼一個國家糧食產量只有咱們國家的三分之一,這正常嗎?”

盧卿涵恍然大悟:“更可怕的是他們人口和我們人口差不多,他們還要賣出大量的糧食用於出口,這麼看說他們是‘飢餓出口’還真沒錯。”

蕭鵬道:“他們每年各類糧食總含量也就是2.5億噸左右,可是每年出口的大米就超過一億噸!再加上小麥之類可以說他們國家一大半的糧食都是出口的!而他們還不進口糧食,你現在想想他們國家老百姓有多少糧食吃?”

盧卿涵瞪大眼睛:“這果然是飢餓出口了!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啊?”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