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以學易(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樵夫山上砍柴,由山下衝上來一隻猛虎。樵夫別無他法,只能向山上跑去。跑到山頂之後,處於懸崖,再無他路。
猛虎一撲,樵夫情急落崖,慌亂間抓住藤枝,懸於半空。
上有虎視眈眈,下面深淵萬丈,樵夫不得其法之時,見對面山腰路過一老僧——
樵夫大喊:“師傅,我將何如?”
“放下!”
說完,項小虎點了一支菸。
唐漢點點頭,“我聽過這個故事。”
“上去死路一條,放下還有一線生機,久而不決,也是放下的結果。”
“但你沒悟。”
項小虎接著說:“文明初起,先賢俯仰天地制萬物之規,善萬民開慧。”
“由隋至清千年唯此,史知幾百俊傑無不熟知四書五經,皆人中之龍,何以百萬書生未曾如是?”
“所以,上師讓你出家,斬斷凡俗,自清雜念,方可始如初。”
“學易,必於開蒙啟智始。”
“由周至春秋凡有載記必知之,無須開悟通明。故,老莊得有傳記,及孔墨孟荀,遍學不可遺,後觀天賦,未嘗者不可以強,放下還有一身本領,執著便是災殃。”
“今天晚上我聽你在門口解五行,這已經很了不起了,每天進這個門成百上千人,有幾個在意它的?最多就是好看而已。”
“只有你,每一句說得都對。所以,我跟你聊聊。”
“易,讀過就是,但有天資,自解自通,否則,即可放下,易還是易,你還是你。”
項小虎一笑,接著說:“我給你舉個例子。”
“易之四德,象數義理。八卦成列,象於其中,方始察測。曉陰陽,通變化。然世人所謂,象於其表,目之所因,且有號大師者亦言。
“而具我解,起之於因,成之其果,為象。是以,大象無形,非其表之意。無形即為道,為道不可言,故結因果。”
“你學過易,你覺得何為象?”
此時唐漢頭上已經開始出汗了,他懦懦不語,張開嘴說了個“我……”
然後就停不來,不知道該說什麼。
在他的認識中,象曰其是,理解其由,行之為象,機之為裡,從來沒有在象數義理之中把象單獨做解過。
他邊聽項小虎講,邊以自己的認識去理解,越想越累,其實身上早已透汗。
可項小虎,點了一支菸,只吸了兩口,輕鬆談論,舉重若輕……
“我也不通易,沒有人能通,至少我沒見過,我的老師也沒見過,在這個世界上,你就是你,易就是易,言可解易者必是使之為利,且皆為小利,這樣的人能懂易?”
“所以,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你做不到無空無名,所以,上師讓你出家,所以,我說,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