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韭菜籠包(求收藏求訂閱)(第2/2頁)
章節報錯
“沒想到此人年紀小小,竟然有如此洞天智慧和文采,真是少年天才啊!”
張敞此刻只恨自己沒有女兒,要不然,他會立馬拉著劉病已,今日就將女兒嫁給他。
有這種奇才少年做自己的乘龍快婿,一定會不枉此生呢!
張敞這般想著的時候,陳遵自是朝劉病已投過了異常感激的目光。
他只是簡單畫了一幅生活小品畫,沒想到被他解讀成暗含這麼高深寓意的畫作。
他知道,因為劉病已這般“曲解”,他這幅畫一定會很快在文人墨客間出名的。
在他心裡想著:“雖然我不認識這個叫劉病已的大哥哥,但他就是自己的大恩人,我一輩子也不能忘記。我要向他學習,做義薄雲天的人,一輩子要待人如親人。就算把他的馬車輪子卸掉,也要留來我家的朋友喝酒吃肉到盡興為止。”
又閒聊了一些,他們提議到:“病已小友這般有高深見底,不如常來吟詩歌賦,不失為書畫院的錦上添花之作。”
一人提議便跟來萬千附和。
劉病已好不容易推脫掉了。
不過,在轉身離開前,他見到了放置在巨大書案下方的一些陶瓷罐子,裡面盛放著滿滿的各種顏色。
心中正納悶“當今世上,這麼多顏料從何而來”,腦海中突然浮現了摩崖上的飛龍。
“畫飛龍,這些顏料夠不夠?”
劉病已趕忙將這痴心妄想,不著邊際的想法打發掉,邁步出了畫院,沿著山路小徑朝莊園跑去。
等氣喘吁吁,滿頭大汗,跑到莊園門口時,發現牛車已經備好。劉病已這才想起來,今日他要到杜縣將金釵還給許萍兒。
他匆匆奔入宅門,去沖洗一番,然後去吃頓飽飽的早餐。
洗個熱水澡,身體的慵懶便奔襲而來。劉病已來到書房外的涼亭處,看著朝霞漫天,嗅著春花的芬芳,身體異常舒坦。
石桌上擺放著一個竹籠,裡面冒出了滾滾熱氣。
劉病已微微一笑。自從小團兒前來侍奉起居,生活品質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昨晚上睡覺前,小團兒曾問自己想吃什麼。劉病已便隨口回答:“韭菜包子。”
今日一早,小團兒果然讓廚房做出了韭菜大包子。
劉病已拾起一個來,包子還熱得燙手,急忙用手兒來回倒騰著讓它降溫。手指兒稍微適應了,便用力將包子掰開。
醇香的韭菜氣息撲面而來。劉病已的喉頭不由自主地蠕動了一下。
晨跑的運動量越來越大,此時的肚子早已經咕咕叫了,尤其是嗅到了美味的韭菜籠包的香氣。
狠狠地咬下一口,厚實又鬆軟的白麵甜兮兮粘牙,韭菜與肉丁混合起來的氣味充斥滿嘴,讓劉病已頓叫過癮。
“是不是該鼓搗一下豆腐了?做個豆腐韭菜籠包?”劉病已甚是懷念豆腐了,還懷念豆腐腦了。
劉病已記得豆腐應該是淮南王劉安在安徽省壽縣與淮南交界處的八公山上燒藥煉丹的時候,偶然以石膏點豆汁,從而發明豆腐。
而更多的傳聞是豆腐始於劉安的一片孝心。劉安的母親非常喜歡吃黃豆,有一次其母因病不能吃整粒黃豆,劉安就命人把黃豆磨成粉,又怕粉太乾,便衝入些水熬成豆乳,又怕味淡,再放些鹽滷,結果凝成了塊狀的東西,即豆腐花。
淮南王之母吃了很高興,病勢好轉,於是豆腐就流傳了下來。淮南王見豆子與鹽能起化學反應,便令方士們煉丹中用許多礦物和無機鹽反覆試驗,最終發現石膏或其他鹽類可以凝固豆乳做豆腐。
古代的方士們還真是最古老的發明家、化學家、物理學家,可惜沒有一部像樣的經典鉅作將他們的功績記錄下來,要不然蘋果砸腦袋、黑洞的幻想就不該是屬於國外人,而屬於華夏人。
但是不知道豆腐發明至今至少有六七十年了,為何豆腐還是沒有普及開來。劉病已決心先探查一下原因,再做下一步打算。
劉病已又咬下一口韭菜籠包,鮮香十足,口感令人回味無窮,唾沫腺體大敞,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劉病已覺得有此美食,若再搭配一碗小米粥,撒上紅糖,攪拌均勻,滾燙中帶著一絲絲溫柔舒適。
或者一碗紅豆綠豆薏米粥那就更好了。這粥健脾開胃又祛溼,用一隻鍋,上面蒸籠包下面煮粥,簡直是絕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紅豆有兩種,一種圓的,一種長的,叫赤小豆,赤小豆的祛溼功效最佳。薏米也有很好的祛溼作用,但薏米性寒,會傷脾胃,需要炒熟後再煮,就不寒了。
前生是一個美食家,從不願意虧待自己的腸胃,所以對美食頗有研究。
吃飽喝足,劉病已命人取過一盒上好的寶緣齋禮盒,又將金釵放入期間,今日上午,他要跟許萍兒來一個徹底的了斷了。
著筆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