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不幫他人擦屁股(第1/2頁)
章節報錯
且說當日裴丕聽了王貢之言,下令撞開五校營門,隨即一馬當先就衝了進去。
王貢在進言之後,便即稍稍退後,裴詵一帶馬韁,湊近他問道:“子賜,君計恐怕不妥,倘若明達等執械反抗,必然生亂……”
王貢笑著擺擺手,說:“無憂也,彼一閹宦,能有何為?況且五校疲弱,豈敢直攖右衛之鋒,裴將軍但入營,便可遽收其權——倘若延挨,等荀氏等來阻,事便不易為了。”
可是明達比起王貢所言來,膽氣卻要壯得多,尤其昨日聽了梁芳之語,一門心思要維持現狀,不肯把五校拱手讓人。他一方面在心裡罵,那些外官怎麼還不過來解勸呢?一方面下令五校結陣,以拒右衛。
五校雖不足數,且有部分內守宮禁,營中也還剩下兩三千人,裴丕卻僅僅領了四五百騎過來,人數上的優勢,暫且抵消了那些弱卒的畏懼之心。於是結陣相抗,卻誰都不敢率先殺人,只是在右衛騎兵的逼迫下,手挺長矛,徐徐後退。
他們退,右衛騎兵自然就往前進,雖然誰都沒起廝殺之心,兵刃亦難免相撞。對峙之時,不知道是誰突然間喊了一嗓子,說:“右衛此來,是要殺絕我五校啊!”隨即莫名其妙的,混亂便起,也不知道從哪兒射出來幾支箭,挾著勁風,直向裴丕而去!
裴丕其實並不長於軍旅,他之所以被裴該安插在河南將兵,純因至親,比較可信罷了。故而此人武藝平平,又加促不及防,結果兵器還沒抽出來,就胸口中箭,一聲未吭,便即跌落馬下……
這下子完蛋了,右衛騎兵部分前往護主,部分就策馬猛衝過去,想要揪出殺人兇手,還有數騎直取明達。明達還在大叫:“是誰放箭?誰教放箭的!”就被一名騎兵輕鬆突破五校軍陣,衝至面前,一矛當心捅來。
明達倒是膂力強勁,又擅騎射,本能地將身一側,隨即右手疾速探出,一把攥住了來矛,奮力一扯,對方被迫撒手。耳聽得呼聲:“將軍已死,要那閹狗為將軍抵命!”明達慌得是六神無主啊,當即挺矛刺倒來犯之騎,隨即倒拖長矛,掉頭就跑。
五校瞬間即被蹴散,將士們紛紛抱頭而逃,右衛騎兵刀砍矛刺,見人就殺。還幸虧王貢、裴詵衝入營中,下令“降者免死”,才沒能殺得血流成河。
右衛騎兵猛追明達,一直來至宮門前——五校營緊貼著禁宮——明達卻早就遁入禁中去了。隨即右衛騎兵迫散守門衛士,就待撞擊宮門,裴詵趕緊追過來,下令停手。
這要是真衝進禁宮裡去殺人,那問題可就太嚴重啦!
到了這個時候,他也難免手足無措,回首便問王貢:“今當如何處?”王貢說五校已散,再聚攏起來也沒啥用,況且咱們只有幾百騎——“此事唯請示大司馬,我等可先暫退。”
於是收攏騎兵,退至洛陽西門,派人快馬前去稟報裴該知道。裴詵乍逢劇變,五內皆亂,王貢說什麼,他就聽什麼,因此遵從王貢的建議,聚攏右校全軍,列營西門附近,嚴密守備,不放一人出入。
再說諸尚書才至省中,便聽聞了裴丕去奪五校的訊息,不禁大驚失色。眾人相互推諉,誰都不肯前去解勸,經過反覆磋商,才最終把祖納給頂了出去。祖士言還在路上,擰著眉頭籌思,該當如何解決這場危機呢,忽然得報,說裴丕遇害,右衛軍正在大殺五校,嚇得他一溜兒煙地又遁回了省中。
這才改派幾名尚書郎去五校營探查,等大致搞明白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王貢也派人送信過來了,要求綁縛明達等兇手押往西門右衛營中,以便為裴丕償命。
諸尚書又再商量了好一會兒,這才決定,由梁允前往禁中,去捕明達,由和濟前往五校營,詳細調查事變經過,並且搜捕肇事者。至於荀邃,他得趕緊去向叔父荀組問計。
荀組聞聽此事,也不禁驚得是面如土色,但他終究年老成精,很快便即鎮定了下來,捻鬚沉吟片刻,方道:“此事並不簡單啊——
“明達雖然魯直,亦不敢害裴丕;五校既然散漫,則誰敢下此毒手?其中必有委曲,不可不仔細審斷。”
不等荀邃琢磨明白他話中的深意,荀組接著就說了:“然而事既已發,悔亦無用,當籌思如何收場。這明達,是一定要獻出去的,至於兇手……倘若不能拿捕,可隨便尋幾個小卒,斬首塞責。卿方命裴文約東出,駐軍弘農,彼若得信,必歸洛中,一旦趁機興起大獄,恐怕我等皆難倖免!
“為今之計,當急召祖士稚歸來,始可與裴某相拮抗。”
荀邃苦著臉道:“祖士稚方守滎陽,而羯賊已向成皋,恐怕難以遽歸。”
荀組不禁嘆息道:“也只有請他棄滎陽而退守成皋了……今右衛俱集城西,東方無守,倘若羯賊來,如何可御啊?可以此情通報之,請祖士稚速歸。”
想了一想,又道:“卿亦當急召回殷尚書,並親訪卞尚書,請其二人致書裴某,為我等申訴委曲——其兄死於城內,當道者誰可辭其咎?裴某素不滿我荀氏,正可以此為藉口,魚肉我等啊!”
荀邃說:“不如叔父再書信一封,請景遒看在同族份上,在大司馬面前為我等緩頰……”
荀組說對對對,我這就給荀崧寫信。
於是尚書下文,命祖逖退兵歸洛——當然啦,“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荀邃必須得把五校之亂給說明白嘍,讓祖逖明白局勢的險惡,並且反覆懇請,這就導致公文格式不似詔命,倒有點兒象是書信了——遣一名尚書郎快馬前往滎陽傳遞。
使者尚且不知道趙軍全線後撤的訊息,還以為成皋關難過,被迫兜了個圈子,繞陽城山而向京縣。抵達京縣後,方才聽聞前線訊息,於是不入滎陽,而跟在祖逖屁股後面猛追,終於在銅關對岸,趕上了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