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分裂(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實平先如今早就被冊拜為重號將軍啦,胡漢幾乎覆沒,將吏十停裡折了九停,剩下那一成,又豈有不厚加賞賜,並且濫竽充數的道理啊?但他故意要報名說“小校平先”,那意思,連一小校都戰不下,石虎你羞是不羞?!
石虎倒是早聞平先之名,於是再叫:“汝甚豪勇,難道仍然只是小校不成麼?若肯降我,即授汝為五品將軍!”
平先心說我都四品了,還在乎你五品之誘嗎?再者說了,你若真心實意招攬我,怎麼也該稱一聲“卿”,甚至於直接叫“君”也不過分啊,竟然還“汝”來“汝”去的,如此蠻橫無禮之輩,誰肯服汝?!頭也不回,便即策馬颺去。
石虎追殺一陣後,便即收兵而回。此番雖然戰勝,士卒折損也不在少,而且就沒能搶到多少輜重——因為劉曜以呂梁山為前進基地,率輕騎前來搜尋石虎,本身也就只帶著十天左右的口糧,以及少量換馬而已。事後計點所獲,不過糧谷數十斛、戰馬百餘匹,對於石虎來說,其實是樁折本的買賣。
復歸晉陽城下,而榆次方面的援兵也趕到了,卻僅有一千多老弱疲卒而已。石虎問其將:“榆次府庫中,尚有多少存糧?何不一併帶來?”那將苦著臉回覆道:“前數日晉陽遣使來,將縣庫蒐羅一空,即便末將此番應命前來,都是臨時向城內大戶商借的口糧……”
石虎不禁暴怒,便命榆次兵去攻打晉陽城。
榆次縣派來的,本來就是些本地戍卒,裝備度和訓練度都很差,而且半數從來都沒有上過戰場,況且遠來疲憊,而石虎惱恨之下,竟然連歇都不讓他們歇,連飯都不讓他們吃,就先驅趕上戰場去了。結果城上兩輪箭過,榆次兵便即大潰,就連其將都背後中箭,死在了城壕之前。
石虎原本是打算讓這些廢物兵丁去吸引城上注意力,好讓尹農率本部兵馬從後跟上的。誰想到尹農所部距離城壕還有一箭多地呢,前面就幾乎找不到一個榆次兵了……他乃不敢冒進,只得悻悻然歸報石虎。
石虎無計可施,不住頓足道:“如此看來,唯有命張貉等率主力北上,方可復收晉陽……但望彼等在九澤附近,已然籌集了足夠的糧秣。”即遣快馬南下,去訪張貉。
短短兩日之後,快馬卻帶回來一個驚天噩耗——晉人已入幷州矣!
這傳令的信使本是沿著汾水南下,前往最近的大陵縣,在縣內就聽聞了一些小道訊息,還不敢確認,便又疾馳而至平陶。麻秋迎入,備悉告知南方之事,並且說我剛得到張將軍從中陽傳來的將令,要諸部會聚中陽,以防晉人深入……
信使便將石虎之命告訴麻秋,要他轉報張貉,然後連夜策馬而北,歸報石虎。石虎這一驚非同小可,當即破口大罵:“張熊竟然守不住山口之隘,何其的無能!”尹農說咱們不能再跟晉陽城下耽擱了,必須即刻南下,聚集部伍,才有望與晉人再決生死——“若大王不在軍中,諸部離散,必為晉人各個擊破!”
石虎心不甘,情不願地,只得放棄晉陽,兼程南歸。其實這時候晉陽城裡湧入了大量人口,糧秣不足,都快要斷頓了,城中胡人多次騷亂,都被郭氏家丁好不容易才彈壓了下去,所殺各部胡人達到四五百之多。倘若城外不是石虎,而是劉曜,說不定就連那些“趙人”大戶都想要乾脆開城迎降得了……但石虎兇名素著,加上此番又是自趙家叛離的,則大家夥兒猜測以石虎的脾氣,估計就算降了也難得幸免。
左右都是死,那還不如有尊嚴的餓死呢……況且大戶人家多少還有些私藏的糧食,總會比平頭百姓晚死幾天吧。
由此才僥倖守住了晉陽城,一見趙旗颺去,城內不禁是歡聲雷動。郭殷急忙遣人出城探查,在得知石虎確實已經退去後,趕緊傳信陽曲城,以及城外自家莊院,讓先搬運些糧食來救急。
——————————
石虎傳令,大軍匯聚於平陶和隰城,準備與晉人決戰。然而連等了整整四天,晉軍主力已然俱入太原,不但守住了介休、鄔縣,甚至北宮純還趁著張貉自中陽城內退去的機會,輕鬆攻取了中陽,石虎卻始終等不到郭氏兄弟的訊息。
原來郭氏兄弟在中都,終於得其家親信部曲逾山而來,稟報了訊息,說大爺已經找到啦,他打算潛過晉人的哨戒,翻山前往上黨,復經上黨返歸襄國,去先告石虎一狀。二郭方感欣慰,就接到了石虎的將令。
郭權道:“由此令看來,石虎實未能復奪晉陽,則憑此數萬殘兵,糧秣不足,後援無繼,可能與晉人野戰否?即望守城,平陶、隰縣等府庫俱空,城池不廣,又如何守得啊?況乎晉人既擅守城,想來於攻城之事,亦必稔熟……”
郭榮蹙眉道:“賢弟之意,太原已不可守了麼?”
郭權苦笑道:“石虎剛愎而輕脫,事既至此,罪在其身。太原是否能守,弟實不敢妄言,但恐我兄弟西去與之合兵,逢彼盛怒之下,又將無端責罰我等……昔日鞭痕,猶在脊背,難道阿兄還想再受此等屈辱不成麼?!”
郭榮一拍大腿,說罷了罷了,賢弟所言有理,我等不如退去吧——“倘若天王責問起來,便說軍中糧盡,無奈而西向就谷於冀州!”於是當即斬殺石虎遣來傳令的使者,假裝我們啥命令都沒接到,然後集合兵馬,即自中都以東,沿小路遁入了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