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太原王(第2/2頁)
章節報錯
隨即王卓就問兄弟:“潁川長社,所在應不遠吧?”
王聿說對啊,咱們如今在滎陽郡西南部,再南邊兒就是潁川郡,潁川最北邊一個縣即為長社,在東南方向,估摸著也就一百多里地吧。王卓不禁笑起來了:“甚好,甚好,我等速行,一日一夜走百里當不為難。”
他計劃得好好的,可是兄弟二人不敢再走大路,被迫抄小道,道路崎嶇難行,他們又是養尊處優慣了的,怎麼可能走得快?再加上腹內無食,遍尋無水,結果越走越慢,等天黑了聽得四處吠叫,也不知道是狗是狼,就更不敢摸黑前進了。
王卓體格略微強一些,還勉強能夠挪步,王聿第二天早上,差點兒就撒潑耍賴不打算動了,王卓好不容易才把他扯將起來。一直走到中午時分,二人實在餓得不行,王卓說估計也不會有太大危險了,咱們還是上大路,找個人問問長社縣的具體方位吧。
這找路又花了老長的時間,好不容易在道旁見到幾個乞丐,王卓上前打問路徑,對方回答說:“此河南陽翟境內也。”王聿當場就驚了,咱們是奔著東南方去的呀,怎麼走到正南來了,轉過頭去問王卓,哥哥你是怎麼辨識方位,領路的哪?
王卓也納悶兒:“日出為東,右手是南,我自然直奔東南而行……”
王聿不禁長嘆一聲:“日出東南,非正東也。”
王卓朝他一瞪眼:“有何為證?”
王聿愣了一下,便即回答:“漢樂府有‘日出東南隅’……”
王卓苦著臉道:“莫可奈何,那便轉道吧。”
王聿說還轉什麼道啊,此去長社,又是一百多里,我都快餓死了,哪裡還走得動?“不如吊死於此處罷了!”
王卓勸了兄弟老半天,然後猛然間想起:“陽翟郊外,本有我家別院,何不前往?”
當時的豪門大戶,都遍尋膏腴之地購置田產,建造莊園,以維持自己奢靡腐化的生活。王濟那是入了《世說新語·汰侈篇》的,頭兩節說石崇,第三節就說他,僅靠俸祿和爵祿,怎麼可能支撐得了?雖在太原老家地連阡陌,終究距離洛陽較遠,轉輸不便,因此就近在河南各地,也都多置產業。
到了王卓兄弟,坐吃山空,加上兵燹破壞,屬於他們這一支的產業逐漸萎縮。但說來也巧,王卓猛然間想起來,在這陽翟郊外,倒還有數十頃田產,有一所小小的莊院,去歲秋後還往洛陽供輸過特產,想必尚未破滅或者易手吧?
於是兄弟兩個強打精神,忍著飢餓,喝幾口潁水解渴,到處打聽,好不容易黃昏時分,終於來到莊院門口。王卓上前叫門,有人探出頭來,上下打量二人,王卓忙道:“我乃京陵公,這是舍弟敏陽侯,前數日逃出洛陽,途遇盜匪,從人皆死,盤費也空,無奈至此——還不快迎我等進去,酒食伺候?”
話音才落,腦袋朝裡一縮,隨即“嘭”的一聲,門就關上了。
王卓大怒,加緊拍門,並且高聲呵斥——連主人都敢閉門不納,你們是想造反麼?!
又隔了好一陣子,才聽門內有話語聲傳出:“我等不識主人家,誰知汝等是真是假?”王卓喝問:“去歲還往洛陽貢物,難道便無一人識得我兄弟麼?”
門內之人回答道:“唯莊頭曾經拜謁過主人家,我等何由得識?”
王卓一琢磨,也對啊,這小小的莊院來貢方物,從來都有管家接應,除了莊頭本人能夠站立階下,遠遠地跟王氏兄弟對幾句話外,別人恐怕連自己的背影都無緣得見。於是忙問:“莊頭何在?”
門內回答說:“縣尊請去議事了,今日難歸——還請明日再來吧。”
王卓心說怎可能等到明日啊,恐怕今晚上我們哥兒倆就得給活活餓死!於是繼續拍門,說:“唯求一餐,等待莊頭回來。”王聿也開口哀告,說倘若我們是假的,也不過吃你一頓飯而已,過後要打要殺,隨你們的便;但若我等是真,莊頭回來認得,到時候你們就不怕遭受責罰麼?
門內竊竊私語,貌是在商議,又隔了好一會兒,才終於開啟大門,放他兄弟二人入內。王卓當即討要吃食,對方明確地回覆說,如今天下紛亂,佃戶多逃亡,田土少產出,而這回縣令請莊頭過去,估計又要派糧派差,即便真是主人家到了,我等也拿不出什麼山珍海味來款待啦。王卓忙道:“有食即可,不求膏粱。”
其實這會兒都已經過了平常吃飯的點兒了,莊客們只好去廚房掃掃存貨,最終將出來兩碗半涼的糙米飯,還有半碟醃菜。王氏兄弟見到,雙眼當即放出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