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輪攻擊過後,胡兵在城上、城下,拋棄了百餘具屍體,仍然鎩羽而歸,但僅楊清這一個排,就又躺倒了將近半數。

卜抽回營向劉驥覆命,說城中晉人其力將竭,卻仍為困獸之鬥——“恐怕再有三五日,我軍也難克陷此城。”

劉驥正緊鎖雙眉,揹著手在帳中繞圈,聞聽此言,不禁頓足恨道:“殿下又遣人前來催促,倘若今明兩日再不能攻克夏陽,則我還有何面目往見阿兄啊?!”

卜抽道:“是其時矣,不必等待破城,何不這便射去箭書,催促守將開城而降?彼若肯降,大將軍可以酬以高官厚祿,保證不傷軍民百姓,若不肯降,破城後雞犬不留!或者周晉正當畏懼、猶疑之時,可以搖動其心,也未可知。”

劉驥說好,可以依你之言,試上一試——“聞周晉在晉,為五品下將,我當酬以三品……唔,安北將軍之號,允其獨領一軍。”於是親筆寫下書信,又謄抄了好幾份兒,命士卒綁在箭桿之上,射入城中。

劉驥勸降信送到的時候,周晉正緊握著營司馬的手,雙目含淚——營司馬是在剛才的攻城戰中親自率兵堵口,連中四箭,又被一刀,身負重傷的,眼瞧著未必能夠活過今天晚上。但他仍然硬努著最後一口氣不死,想要再次勸說周晉棄城。

周晉把劉驥的信當著司馬之面輕聲誦讀——他是河內小土豪出身,文化水平比較高,讀寫都沒障礙——司馬便道:“明見胡兒已急不可奈,明日勢必全力攻城,若再不走,我營中堅,必將盡沒於此處啊!”

周晉猶豫道:“奈何百姓……我若獨棄百姓,大都督怪罪起來,如何處?”

司馬道:“大都督雖愛民如子,但非膠柱鼓瑟之人,必能體諒將軍的苦衷……且劉粲書中有語,若不降時,破城之日,必要屠戮百姓……”

周晉憤然道:“難道卿勸我降胡不成麼?!”

司馬搖搖頭:“非也,只是勸將軍在尚能走之時,還是趕緊走吧……”

“劉粲雲我若歸降,乃可不害軍民百姓,則我若走,恐其仍將屠城……”

司馬輕輕嘆了一口氣,開始打感情牌,說:“將軍,各營司馬,其實都是大都督所遣監軍,唯我與他人不同,與將軍情若手足。如裴度、裴嶷等輩,但知熟讀軍律,其實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我卻敢上陣搏殺,自大荔受命,每與將軍並肩而戰,難道將軍以為我是怯懦之人嗎?且我將死,又有何懼啊?

“想我‘厲風左營’,中堅全在夏陽,倘若連將軍俱死此處,則營必亡!而若將軍能破圍得出,尚有整頓士伍,報仇雪恥的一日。除非將軍降胡,自汙聲名,否則城中百姓終究難逃一死。將軍是欲彼等死無聲息,還是肯將來多殺胡虜,為彼等復仇啊?如趙氏孤兒之事,死很容易,逃生雪恥,才是難事。今我為其易,請將軍為其難,將軍幸勿辭也,使我不得瞑目!”

周晉無奈之下,只得安排棄城事宜。他打算率殘兵從北門而出,然後西北行五六里,躥至橫山山麓,再尋路南下。彼處都是塬地,很不好走,倘若胡兵從後追趕,估計最終跑不出去幾個……但唯今之計,也只好逃得一個是一個了。

可是才剛把不足千名殘兵召集起來——那些重傷難行的,就只好撇下了——就有城中父老跑來遮道而哭,說:“將軍欲棄我等於胡麼?”周晉滿面羞慚,只得辯解說:“城小力卑,終不能守,即便我死此處,終不能退胡……即我此去,恐亦九死一生,只能各安天命罷了。”

然而百姓們仍然慟哭哀求不止,周晉沒有辦法,只好命眾人趕緊收拾行李,跟他一起突出圍城——“但至山地,汝等可自尋活路,我無能為也。”

因為有百姓拖累,出城的時間被一再延遲,直至夜深。而城中這一番喧譁,自然不能不為胡軍所偵知,趕緊前來稟報劉驥。劉驥大喜道:“周晉將走也!”當即吩咐卜抽,說你可率三百精騎繞至城北,去堵截他。

卜抽道:“彼既肯退,我軍入城可也,何必追堵?倘使彼不能走,復入城堅守,又如何處?”

劉驥想了想,便道:“周晉實悍將也,即不肯降,我不能用,亦不可使其復歸於晉。卿不必封堵,唯從後追殺,驅散其部伍,力求生獲此人,可也。”卜抽領命而去。

所以等到周晉終於暗開北城,帶著百姓潛出來的時候,行之不遠,就有大隊胡騎從側翼洶湧掩殺過來。晉軍守城尚有戰意,既已棄城,難免士氣萎靡,由此驚惶失措,佇列全散,周晉反覆喝止不住,反被敗兵簇擁著落荒而逃。百姓們跑不快的,則全都膏了胡兵的鋒刃,哪怕跪地哀哀求饒,也不被放過。周晉這會兒也顧不上老百姓了,伏鞍急遁,好不容易躥入山地,因為道路難行,被迫連馬都棄了,登高而望,就見夏陽城中驟然火起……

劉驥一開始還挺高興,周晉不及燒糧便即遁逃,則我明日入城,或許可以收繳不少存糧呢,在皇太子殿下面前也算交待得過去——他必是怕一燒糧,則棄城之意便顯,到時候跑不遠啊。誰想營司馬率走不了的重傷兵卒百餘人留在城中,就護守著糧草,一見情況不對,當即下令:“點火!”

他對傷兵們說:“周督既去,胡寇入城,恐將如劉驥書中所言,屠戮百姓,雞犬不留,況乎我等?司馬公雲:‘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橫受其戮,其死也輕,先自了斷,未必不重。將來周督重整我營,殺歸夏陽,必會為我等造墳,年年祭祀,則我等在天之靈,也無恨矣!”

上萬斛糧食和那些拿不走的帳幕、兵器上,早就已經撒滿了乾草、油脂,就此一點即燃。隨即司馬招呼各兵,兩兩挺刀對刺,一時間橫屍遍地,血流漂櫓,百餘人盡數殉國……

劉驥見城中火起,不禁大驚,連夜驅趕士卒起身,攀上城壁,衝入城中,好不容易才算是撲滅了火頭,然而點撿殘存的糧谷,還不到五百斛……

隨即卜抽也空著手回來了,說很可惜,沒能逮著周晉——“那廝可惡,竟以婦孺老幼為其殿後,我軍奮力砍殺晉人,止差一步,不能將其擒獲——大將軍恕罪。”劉驥恨得直跺腳,卻也無計可施——總不可能真追到山地去,而且地形複雜,就算追,也未必追得上。

再說周晉登高而見城內火起,知道司馬等必已殉國,再瞧瞧身邊無一百姓,殘兵也只剩了半數,不禁放聲大哭,說:“本欲救百姓,不想竟害了百姓。或以為我將百姓遮道,以全己身,即便得生,大都督必然嚴懲,到時候身敗名裂——罷了,罷了,不若與卿等同死於今日!”拔出劍來,便欲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