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裁撤下來的冗將勢必不能再用,野戰營還有不少宿將,支撐的下來,駐防營就是有不少空缺,急待新鮮血液的補充。

涮下大量的地方武官,名義很多,老弱,愚闇不勝任,或是貪腐等等。

但實際上,大家都十分清楚,朝廷是痛心這十餘年來對地方武力的逐漸失控,也是皇太堊子再三的建議,以後治軍,一定要以短小精悍的駐防營和野戰營分治為主,將帥統兵不得過多,地方分治且由文官在平時管理,總督專責治軍等等。

數管齊下,一定要把武將跋扈的歪風給剎住!

這個見解,不僅是崇禎深納,便是所有的文官也是全部支援,正是因為上下齊心,包括地方士伸也是十分支援,這件事才做的十分之快,效果也是非常的好。

到目前為止,就是一個左良玉陰奉陽違。

此人已經封爵大拜,部下有十幾個總兵,名義上的兵額自已說是有五十萬,朝廷給他額定過也有六萬人,這麼強的實力,控制著南京上游的長江防線,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對此人的跋扈,仍然如在前幾年那樣,一時沒有真正的好辦法可想。

除非是皇太堊子騰出手來,率大軍接防長江一線,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目前來說,軍務處的建議就是加強九江,給九江總督袁繼鹹最少五六個營頭的兵力,等齊額滿編之後,最少對左良玉是一個有力的牽制和制衡。

就算是有外敵前來,九江和安慶這兩個地方有重兵防守,敵兵就算控制長江,不打下這兩個城市,也是絕對不可以直驅而下的。

各地的營頭要大肆增加,但朝廷的收入是二十倍以上的暴漲。鹽稅加厘金這兩樣就過千萬了,捐納也有數百萬以上的收入,加上江南被張國維疏理過水利設施,糧食等作物收成大有增加,朝廷失去了大半的北方國土,但在收入上,卻是大有增加,原本的南明是年入七百萬折色銀子,今年朝廷的歲入最少是小兩千萬,雖說捐納不是一直有這麼迅猛的勢頭,但以後朝廷歲入穩定在一千七八百萬還是可期的。

地方開支雖然增加了不少駐防營,但開支並沒有增多,明年就會精簡機構,裁撤冗官和衙差,一應措施都是和清江一樣,到那時,兵力增加財力物力增加,是指日可期的事情了。

最要緊的,還是人心的再次歸附!

捐納和侍衛制度使得大量計程車伸官吏階層重新投入大明的懷抱,自己家族上兌之後,不少子弟成為監生,家中可以騎馬射箭的子弟成為三等侍衛,當差勤謹武藝進步後,慢慢進為正三品的一等侍衛。

如果立下功勞,簡在帝心,三品的官職倒不算什麼……儘管朝廷已經連下諭旨,並且是內閣頒佈天下,朝廷在將來會文武並重,雖然武官在職權等諸多方面肯定會受到限制,但在儀制上,文武相等,沒有文貴武賤的區分。

象是文官彈劾武將一彈就準,總兵提督見巡撫兵備道還得下跪請安問好的事,此後就絕無可能再發生。

朝廷一旦定製,有違者就是違反禮儀制度,罪名不輕,就算有文官心中不悅,武將膽戰心驚,但彼此對揖的制度,絕對不容許更改。

象流配犯人入軍戶或充營伍等歧視性的規定,也是一併革除。

朝廷走到這裡已經是走的夠遠,象太堊子在清江實行的很多制度,比如軍銜和軍屬、烈屬、軍爵等很多制度,暫且還得再看,數年之後,才有推廣實行的可能。

總而言之,現在武官已經不比以前,以前就算是武官跋扈,但士紳之家一樣歧視非常,沒有人會把武官放在眼裡。

但朝廷一攬子的決策出來,稍有智識的都知道,三五年內,武官可能還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是時間久了,武官侍遇優厚,儀體與文官相等,而帶兵又比臨政要輕鬆的多,十幾二十年後,可能反而是重回本朝開國時候的情形,那時候,可是武官具文官要吃香的多!

就算不能如開國時那般,最少文武相等的大趨勢是轉變不了了。

@薛蠻子:這個荒唐透頂的反右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焚書坑儒的開始,五十多萬中華民族的精英被打成所謂右派,被批判被勞改被流放,幾乎所有中國知識界的精華就被整肅,到了文革,這個可恥的焚書坑儒發展到了極致。

禁止人的思想言論自由,導致了絕對的不可置疑的極權。◆◆@薛蠻子:#歷史上的今天#1957/6/8,中共中央發出毛澤東起草的《中共中央關於組織力量準備反擊右派分子進攻的指示》,反右運動開始。

本是"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鳴放",成了"引蛇出洞"的"陽謀"。

據統計,全國共劃右派552877人。自此中共重新以政治掛帥,激烈左傾。

之後的"大躍進",也無人再敢言非。

@薛蠻子:這個荒唐透頂的反右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焚書坑儒的開始,五十多萬中華民族的精英被打成所謂右派,被批判被勞改被流放,幾乎所有中國知識界的精華就被整肅,到了文革,這個可恥的焚書坑儒發展到了極致。

禁止人的思想言論自由,導致了絕對的不可置疑的極權。◆◆@薛蠻子:#歷史上的今天#1957/6/8,中共中央發出毛澤東起草的《中共中央關於組織力量準備反擊右派分子進攻的指示》,反右運動開始。

本是"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鳴放",成了"引蛇出洞"的"陽謀"。

據統計,全國共劃右派552877人。自此中共重新以政治掛帥,激烈左傾。

之後的"大躍進",也無人再敢言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