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是!”

“一會看咱們的!”

“拿這麼高的餉,再打不好,愧死人,死了也沒臉下去見祖宗!”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鬧道,車炮營的訓練方式是和正經的炮營一樣,薪俸也是差不多,雖然武器上承認不如人,但這營中不少老兵的心裡都並不服氣。

是騾子是馬,一會非拉出來溜溜不可。

到要叫人看看,車炮營的漢子,拿著一個月十二塊錢的餉,到底是值還不值!

這些赤誠漢子,心中對朱慈烺的感激之情,對平虜軍的認同之情和強烈的榮譽感在心胸之中激盪,到了此時,恨不得立刻就趕出營去,把當面之敵全用炮轟死之後,才能暢快!

新軍俸祿,在正式通行銀元后又是一改,普通步卒戰兵是八塊,炮營是十二塊一個月,至於騎兵,因為接連血戰,立功很大,已經全部改為十四塊一個月。

當然,這是平時駐營時的常項俸祿,接了仗,還有戰場津貼,立了功,有賞銀,受了傷,醫療當然是官家包,殘疾了,每個月仍然照常領餉。

這些精神,也是在開戰前夕從清江傳了過來,平虜軍下所有各營都是士氣大振,而徐鎮和山東鎮雖然也有加賞,但總不能平虜軍的高,整個地方軍鎮,也是眼中噴火,一心要打出個樣子來,早日歸於野戰軍的建制。

太子治軍,賞罰向來分明,所以不論是哪個軍鎮都不懷疑會有功不賞,而軍分幾級,但不斷人上進之路,打的好,就由地方轉入平虜軍建制,這一層意思,也是明確傳達。

所以各鎮上下,唯有願打的更好一些,所以士氣越發高昂。

倒是隨營文官中有不少覺得餉俸給的太高,全營並各鎮現有十餘萬正式的官兵,輔兵拿的餉銀都不比當日遼東官兵少多少了,如此軍餉,未免有過度之虞。

但這些人自然不知道,明末此時,白銀湧入,物價暴漲,通貨膨脹,自是不能和以前相比。朱慈烺大發軍餉,要以銀元淘汰市面上的碎銀,杜絕火耗浪費,促進流通,是以軍餉看著高,卻大有深意在內。

況且此時的薪餉水平,也就是和後世湘軍持平,朱慈烺是一點也不覺得高了。

他是如此覺得,但普通官兵,以前一年辛苦到頭,能落下幾角碎銀子和幾串銅錢就是天開眼,風調雨順,家人沒有得病或是婚喪嫁娶的大事,一旦遇事,就非傾家蕩產不可。

此時一月薪俸,足抵以前全家在地裡辛苦一年的收入還多,一年下來,便是以前的小地主和富農也遠遠不如。

普通的吏員衙役,一年收入也沒有這麼高的。

這還只是正經俸祿,還不算各種其它的收入!這麼一來,士氣如何能不高昂!

……

……

轟隆隆的炮聲也驚動了中軍,在高處用千里鏡看著炮響的方向,孫傳庭微微點頭,覺得十分滿意。用炮火驅趕遊騎,這是昨天計較好的事,此時看來,效果極佳。

孫傳庭越遇大事,心中反是鎮定。今日是大戰之期,他佈置周密,一天內下達近百道軍令,把所有能想到的,能佈置的,都全部佈置了下去。

到了晚間,他召來幾個幕客,按以前的老習慣,寫斗方,喝酒,等起更時,才叫他們散去了。這樣做法,自然也有示之以鎮靜的想法在內,大戰在即,各營內都靜謐安然,就是自己統帥之功效了。

到了晨間,自是著各營預備出擊,這麼大的戰場,這麼多營頭,光是準備工作就要耗時很久,到了這個時候,不少營頭裡頭仍然是亂哄哄的,不少戰兵還站在原地,等著後頭的輔兵上來幫忙束甲。

到這個時候,為帥者就能看的出來,哪一個將領是能帶兵,能約束部下,並且在緊急關頭做的比平時還要強。

真正的名將平時不一定怎麼樣,好比一個平時誇誇其談的人,真叫他說,可能就啞口無言。一個平時牛皮哄哄的人,臨上戰場前,自己就先混亂了。

而孫傳庭此時還能站在高處,有條不紊的觀察四周,在此時此刻,他不失為一個合格的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