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二十二章 轉折(2)(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二十二章 轉折(2)
隨著朱慈烺的話,面色黝黑,身材矮小而神色精幹的張家玉拉開帷幕,一副十分碩大的山川地形圖,就這麼展現在眾人眼前(回到明朝當太子222章)。
“霍!”
好幾個人都沒有意義的感嘆了一聲,也是驚異於這個地圖的龐大和複雜。
大明不是沒有繪製過皇輿圖,不過比起眼前這副,那是相差的太遠了。
朱慈烺目視眾人,手按在輿圖之上,也正好是按在山西與河南一大片交界之地,手先按在徐淮之間的大塊地域上,然後接著北上,濟寧,泰安,濟南,德州,連綿成線,手指尖處,當然就是畫著城池模樣的北京。
不過,朱慈烺的手還是往下一劃,重重落在睢州之上,他轉身向張家玉道:“你來和他們說吧!”
“是的,殿下(回到明朝當太子222章)!”
張家玉一直恭立在一邊,此時聽命上前,向著眾人坦然一禮,接著便朗聲道:“昨天夜裡,內務局便有急報,前天晚上,徐州鎮總兵官高傑率眾入睢州,檢查防務,同行的有河南巡按越其傑等人……”
也難為這張家玉,雖然一嘴廣州官話,但字正腔圓,很快就把事情經過說的清清楚楚。
……
……
時間倒退至朱慈烺從山陽趕回時的清晨。
天氣十分酷熱,這是大明崇禎十七年七月,在農曆來說,是一年最熱時節的開端。
道路兩邊,農田裡種著一些稀稀拉拉的作物,在太陽的熱力之下,低垂著頭,無精打采的樣子。
官道之上,就算是一早晨,也是被曬的滿是浮土,人的草鞋和車轍經過時,就會揚起老大的一片灰塵來。
大隊的穿著紅色棉甲或鐵甲,布甲的騎兵疾馳而來,在這官道之上,他們激起的塵土足有十幾丈高,根本看不到頭。
這陣子天熱少雨,雖然是下半夜就趕路,過中午後就休息,這幾天的路程仍然使得這些騎士身上都染滿了塵土,原本銅光閃爍的甲衣都變的黯淡無光,沾滿了泥垢和髒東西,在軍陣之中,他們時不時的舉起水葫蘆,用清水來潤一下喉嚨,不過,沒有人仰著脖子痛飲,在軍中,時刻保持儲備,不可浪費,光是從這一點來說,這隊騎兵也堪稱是精兵了。
在大隊大隊的騎兵中間,則是夾雜著護衛著過百名穿著各色袍服的官員,當然,也有一些頭頂鳳翅櫻盔,身披各色披風的將領。
這裡是靠近睢州南門的官道,隔的老遠,可以看到靠近城門接官亭,破舊的牌坊,還有牌坊下一些零落稀拉的官員。
距離接官亭不到裡許的地方,站在亭裡的人群已經清晰可見,隊伍居中的,是一個五十餘歲的中年人,明盔亮甲,眼神中神采奕奕,年紀雖老,卻手持長刀,腰桿也挺的筆直。雖未刻意,但這支隊伍隱約就是以他為主,自然而然的,就簇擁在這人身邊。
這麼一個有威勢的將領,其實卻是官居一品的朝廷大臣,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也是明朝寥寥無已的幾個能帶兵的文官之一。
接官亭中,寥寥無已的一群官員,最大的不過是個穿藍袍的州官,然後什麼州同,通判的一大群官兒,還有州里首縣的縣官,縣丞什麼的,加起來二三十人,各人的轎子長班隨從都隔的遠遠的,不敢留在亭中。
“下官等叩迎司馬大人!”
孫傳庭以前的官職是督師五省軍務,掛的是兵部尚書的官銜。如果下頭迎接稱呼,叫他一聲督師大人就可以了。
現在的稱呼,當然是與他履任的新職有關。
在大元帥府剛成立不久,他就已經走馬上任,擔任大元帥府的司馬,長史和司馬,前者完全是虛職,遙領而已,大元帥府諸司參軍,都是由皇太子親領,別人插手不得。
但孫傳庭的這個司馬卻可以專征,皇太子已經正式下詔命,令孫傳庭專鎮徐州,遙制山東、河南二省軍務。
這個任命,正合其宜,所以這幾個月來,孫傳庭一直在與高傑虛與委蛇,同時請餉請糧,充實物資,購買戰馬訓練騎兵,把自己的督標正營充實為四千餘步騎,還在幾個要緊設參將奇兵營,每營連輔兵一千八百人左右,一如平虜軍制。
幾經整頓,以孫傳庭的面子加上皇太子的支援,與高傑強弱之勢雖然不能倒轉,不過也好過數月前完全依附的狀態了。
今日前來,率領的是自己麾下所有的騎兵,連騾子也用上了,隊伍激起的煙塵遮天蔽日,根本看不到頭,以孫傳庭的身份地位,加上如此威勢,眼前這些官員跪在地下,戰戰兢兢,根本就不敢抬頭。
“許定國何在?”
孫傳庭根本不回答,冷笑一聲,右手下意識的撫在下巴鬍鬚上,冷喝道:“快講!”
許定國雖然是高傑部將,不過資歷很老,麾下也有幾千打不散的子弟兵,所以朝廷在月前授給了他河南總兵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