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就是馬士英做老大,然後是錢謙益、王家彥、路振飛,還有吳偉業這五個人為軍務大臣。

這個安排就很費心思了。

孫傳庭當軍務大臣當然是最合適的,沒有哪個封疆比他更適合了。

但徐州也確實是十分要緊,高傑所部不穩,孫傳庭不把這個麻煩解決了根本不能抽身,更不必提到南京來當什麼軍務大臣。

這麼一來,大臣之中就馬士英最合適了。他能挑動三鎮一起擁立福藩,這一件事就說明其對軍隊是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再加上鎮守鳳陽多年,曾經多次經略河南,屢敗流賊,在當時的封疆中是一個有實際本事的總督,用了此人,擁立風波的後遺症就算徹底消彌掉了,又得到一個有實際才幹的幫手,不用多想,也知道很划算的。

至於王家彥和路振飛,一個知兵而風節森然,一個年富力強,軍務政務都一把抓,是後起之秀中的佼佼者,至於錢謙益和吳偉業,一個是東林前輩,文壇領袖,另一個,則可以說是文才斐然,是江南文壇小輩中很得眾心的一個人物。

而且論起資歷來,吳偉業也是夠了,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國子監司業,現在已經是詹事日講官,資格人脈,都無可挑剔。

馬士英此時還沒有援引阮大鉞,名聲不好不壞,能力是有目共睹,特別是黃得功這樣的強藩是人家一手帶出來的,老馬乾這個“總理”軍務,錢謙益倒沒有什麼可說,再想想別的人選,似乎也是精明強幹,比起內閣班子來還要強過幾分。

這麼一想,心底裡隱隱約約似乎磲過味兒來……這軍務,似乎還在內閣之上?

吳偉業此時精神有點亢奮的樣子,以他之才學,正常來說要麼熬資格掌院翰林,要麼執掌國子監,想要正位部堂,最少還有二十年的路要走。

現在際遇可算超奇,一下子就官拜一品,而且還負有天下軍國重責……書生讀書時就以身許國,學成賣於帝王家麼,到現在還有什麼可說?當然是殫智竭力,為太子效力就是!

此時看向錢謙益,目光迥然,只道:“一會朝旨下來,正式大拜,牧老先到宮門謝恩,然後皇上會有賞賜,蟒服、金牌、表裡之類……軍務是每日都要進宮辦事的,昨日開始就興作辦事的地方了,明早開始,就正式入朝辦事。上朝的時間是每日卯時二刻到三刻,先見面,先由總理大臣奏事,然後各大臣分別奏事,接著皇上垂詢,由總理大臣負責答話回事,皇上如果專門問誰,就由該人答話。見面時,一律賜座,由軍務舍人記錄經過情形,下值之後,就可以分別辦事了。”

“那麼,如何取信,又具待怎麼辦事?”

“軍務有銀印關防,當然是以印取信,兵部每天都有人伺候,一旦有旨意,加蓋軍務印信,取兵部火票加急送出,這是廷寄。如果不急,就移交內閣明發上諭,曉諭各地遵照聖諭辦理軍政事物。”

“至於軍務具體辦何事麼……吳偉業瀟灑一笑,手中摺扇啪地一哈,笑道:“牧公還沒有明白過來麼?”

“打約是懂兒……”

到這時還不明白,那就不是錢謙益了。

軍務,就是接的司禮的大權!

看各地軍政奏報,每天見面和皇帝商量,然後所謂承旨,就是把結果具體化,擬成旨意後,不經內閣和部堂,當然也不必理會各科給事中和御史什麼的,直接廷寄出去,各地方督撫甚至是州縣遵照執行就是。

這麼一來,行政效率那是測測的高,而且沒有給事中的封駁和朝議紛紛的掣肘,在中央的反作用力也就無形之中降到了最低!

要知道,大明很多事情,就是壞在中央不停的黨爭,而黨爭的急先鋒就是那些言官,無事生非,遇事起浪,就是崇禎也十分頭疼。

當初和建奴議和,訊息走漏,言官蜂擁而起,崇禎害怕之下,也是惱怒,立馬斬陳新甲洩眾怒。言官之威,可見一斑。

現在這樣,大約是沒有什麼人能找麻煩了。

等言官上班的時候,大約軍務已經快下班了吧……

這樣的日子,似乎十分辛苦,不過,也似乎是真的大權在握啊……

錢謙益嘴角露出一抹微笑來,想不到啊想不到,我錢某人的春天,到現在才來到!

&nbsp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本文字由展翅更新組·異人@裂§天痕 提供